打造一个健康的心理就像是建造一栋完整的房子,有它基本的结构建造顺序。
每一个人的心理结构都是由存在感、尊严、感情、物质四方面构成。
这四方面是人类心理的四个需求层次,每一个人都是在满足存在感之后才会追求尊严,有尊严之后才会追求感情,感情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在乎物质。
四个心理的需求层次不可改变顺序,也不可缺少。
一个人可以为了存在感丧失尊严,但不可能为了尊严放弃存在感,因为存在感没有的人,基本也感受不到尊严的意义。
一个人可以为了尊严放弃感情,但不可能为了感情放弃尊严。因为所有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没有尊重的感情都是假的。虽然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看上去像是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像是歌里唱的“爱得很卑微”,但事实上这些人并不是真的觉得这份感情很重要,主要还是他们没有存在感,想要从这份感情中获得对方的关注,以满足他们被人重视的心理需求(即存在感),所以他们才能够在一份感情中很没尊严坚持着。
同样的,一个人也要在感情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觉得物质对他有意义。当然,需要明白的是,这里的感情并不单单指爱情,而是指所有人类的情感需求。
生活中可能出现有些人为了金钱放弃了爱情的例子,但是对他来说肯定是在某些方面的情感得到了满足的。
物质处于心理需求的末端,对于过度追求物质的行为,在一些文化中也常常被人不齿,但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必要抬高精神而过度贬低对物质的欲望。
存在感,也可以说是认同感,虽然人类很多时候都像是在玩单人游戏,但是人类害怕孤独,所以需要被人认同,这也就是人需要的存在感。
存在感作为第一个心理需求,它让人肯定这个世界的真实性,避免了虚空感,就好像房屋的地基,给心理带来扎实感。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初,存在感都是处于满足状态,之所以有很多人会在成长之后变得很没存在感,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太多的来自于父母的打击和否定。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获得存在感有两种方式:
一是被人在乎和被人需要,这种被人在乎被人需要并不需要太多人,往往只需要一个人在乎就可以得到存在感的满足;另一种方法是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
每个人能拥有的最高存在感都是一样多的,存在感在达到满足状态之后,继续做会增加存在感的事情就会造成存在感膨胀,形成心理失衡,就像是古代皇帝,存在感膨胀之后以为他们能够当神仙,别人说他一句不好的话,都能引起他炸毛。
存在感不足的人会表现出对很多事情都不在意,他们感受不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搞不明白生活的重心在哪里。
而存在感极度不足的人则会变得疯疯癫癫,丧失羞耻感,完全失去生活能力。
在社交过程中,缺乏存在感的人很容易的表现出幼稚的一面,出现依赖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同时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也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在做伤害他人的事情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不受他们主观意识控制的情况。因为他们渴望获得别人关注的心理,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掌控范围。正因为如此,所以建议在男女选择对象的时候,尽量不要跟缺乏存在感的人在一起。因为这种人照顾不了他人也照顾不了他自己,而且还需要被照顾,一不如意就很容易做出伤害对方或伤害他自己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感觉到自己缺乏存在感,想要获得存在感,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爱惜自己,自己在乎自己,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把握主动权,按你自己的心意去做出生活中的选择。这是通过自我肯定的方法来获得存在感。虽然一开始会很艰难,但挺过来之后,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但现实是,大部分缺少存在感的人主要会选择寻找父母之外的人来在乎和关怀他,这就是表演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出现的原因--结果往往是可悲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在这个世界上艰难的活着,连照顾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都很艰难了,又哪来多余的精力去照顾一个陌生的巨婴呢?
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在他年幼的时候,多关照一下他的内心感受,是最好的避免丧失存在感的方法。
尊严,是构建一个人人格完整的重要组件。尊严和存在感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每个人拥有的尊严都是一样多的,不会因为身份、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别。西方人说的人人平等就是指尊严方面。
但是因为西方人并没有解释人人平等这一个思想,所以很多人拐到了物质方面。如果在物质方面要求人人平等或平分,那努力就变得毫无意义。
尊严在意识形态中,它表达的意思是“我跟别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尊严,不会比别人多,也不会比别人少。可能有部分人觉得富人的尊严比穷人多,其实这是错觉,真实的情况是,在我们的文化中,富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尊严比较多。
一个人丧失尊严,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作践自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个人不会保护自己。人有一种践踏别人的尊严获得满足感(存在感)的天性,所以人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人与人之间不会天生尊重对方的,教育的影响,最多是不互相践踏尊严,而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往往需要自身的努力才能得到。
所以获得别人的尊重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尊严要靠自己保护,是不矛盾的。
感情是让人获得精神愉悦的主要途径。前面已经说过,所有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尊重之上,没有尊严便没有真感情。
只是个人与不同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感情对于个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个人与亲属代表归属情感,爱情代表的是自己,也正因为如此,人可以为了爱情义无返顾,奋不顾身,但是破裂之后却很难弥合;在亲情方面,虽然不会义无反顾,奋不顾身,但是却在破裂之后容易达成谅解。当然这谅解也不是毫无底线的,人太蠢,做得太过分也有反目成仇的情况。这个例子是要说明每个人每份感情在他人心中都有不同的位置,也说明你在别人心中有不同的位置,别人在你心中也有不同的位置,人要学会处置好自己的情感,如果处置不好就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在心理问题中,可以说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情感处置不当引发的。
合理处置情感,不但要明白你所在的位置--像是有些缺少父爱母爱的,不明白他所处的位置,到处的找父爱母爱,甚至在下一代身上找父爱母爱,这就很恶心了;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份情感带给你的感受做出合适的反应--像是某些人觉得某份感情重要,但是一直受到伤害,也不会离开或反击,最后就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而且一份情感出问题会给人的大脑带来极大的负担,让大脑的运作效率变得低下,甚至会完全宕机,这一点在失恋的人群中或许比较有体会。所以处置好感情,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最后是物质,虽然情感的存在让物质变得有意义,但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重说一遍,不要过于藐视对物质的欲望。
人类的四种心理需求构成了一个完整心理建筑。但是在这个心理建筑的周围还有一个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归属感算是情感需求的一种,这种心理需求可以没有明确的个体,可以是一个地方一个群体。一般情况下,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对人的影响不大,它就像是一本书的开头几页,你不看它,并不会影响你对整本书的理解和阅读。但是没有了,你也可能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也就是那些被抛弃的孩子总是会在成长之后去寻找他们的父母,同样,也是那些不被父母爱的人总想去找父爱母爱的原因,因为他们想要一份归属。
虽然归属感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很重要,但是心理上的重要性也跟个人的关注时间有关,你对一件事关注得越久,它在你心里所占的分量就越大。所以,如果过度关注某一方面,也容易变成病态,从而失去生活的重心。
不过,归属感并不是完全用来给人添堵的,事实上归属感在生存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团结群体,凝集人心,在出现人类生存艰难的时候,有共同归属感的人更容易团结和互相信任,从而形成强大的力量,让自己有更大的机会生存下去。
所以,归属感有它自己的重要方面,只不过在好日子时候,人们很容易淡化掉它的价值。
当然归属感也有它的级别,一般都是:血缘>族群>种族>人种>物种>星球生物……
TA的心理学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