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每天一得(1.6)

作者: 大乐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17:52 被阅读0次

    1980年,"中国第一性学家"李银河,嫁给北京环卫工人王小波,两人结婚17年没要孩子。一天,王小波望着空空如也的米缸默默垂泪,李银河过去捧着他的丑脸说:“你那么聪明,专心在家写小说吧!我来赚钱养家。”

    1996年秋,李银河受邀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机场临别时,王小波将爱人紧紧抱住,良久才撒手。

    那时的李银河不会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1997年,王小波在家暴毙身亡,死前惨叫数声。被发现时,墙上血迹斑驳,牙缝含有墙灰,指甲嵌满深深的血印,现场触目惊心。

    彼时的王小波,还没被主流文坛接受,连作协的名单上,都容不下他的名字。他的离开,于很多人而言不过如一片枯叶落地,然而对于李银河,却无异于天塌地陷。

    第二天,远在英国李银河才得知:半夜里他惨叫连连,却无人救助。李银河的世界轰然崩塌,她悲痛欲绝:“你为什么,什么都不说。”

    王小波,一米九的年轻人,蒜头鼻,招风耳,厚嘴唇,小眼睛,丑得看不出一丝首都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儒雅气息。

    没谈过恋爱的他,写了篇爱情小说《绿毛水怪》寄到报社,偏巧被万人领袖李银河看到,其中的“真”深深打动了李银河:

    “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因为好奇,李银河选择了见面。谁知,这一见,她失望透顶。王小波实在太丑了,丑中还带着凶样。

    王小波却激动万分,他早已对这个有才情的女子爱慕已久。李银河以”有男友“为借口逃之夭夭,王小波以”没关系“紧追不舍。

    他把压抑许久的浪漫倾泻而出,将情书写在了五线谱上:

    “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既透着点无赖气息,又显示出咄咄逼人的自信和无比的纯真。这种凌厉的攻势是任何人都难以抵御的,更何况刚受了情伤的李银河。

    李银河沦陷了。王小波看起来不修边幅,背有点佝偻,头发总是那么乱,可是他的头脑是性感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1980年,两人登记结婚,婚礼从简。婚后,两人约定丁克,他们两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着极其丰富、极其高尚的精神生活。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就算没有孩子,这桩婚姻也能固若金汤。

    1996年,李银河申请到了美国读书。王小波”妇唱夫随“一同前去。在美国,王小波的满腔才华无法施展,就业又屡屡碰壁,一度消沉自闭。

    两人把贫瘠的日子过成诗,可诗情画意填不了肚子。去世前9天,落魄的王小波给好友李静看刚办好的货车驾驶执照,叹气道:“实在混不下去了,我就干这个。”

    有次做饭,王小波望着空空如也的米缸黯然神伤,李银河看到后心疼不已,过来捧起王小波的丑脸说:

    “小波你那么聪明,专心在家写小说吧!我来赚钱养家。好好写,将来诺贝尔文学奖是你的”。

    此后的日子,王小波拼命用写作充实自己,经常投入到不吃不喝的境地去创作。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黑暗日子,因为有李银河的默默支持,他才能艰难前行,妙笔生花。

    他在沉闷的现实中找寻着有趣的生活:“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讽刺的是,王小波生前不被认可,死后却被封神。高晓松说他是“中国的卡夫卡”,冯唐说自己是王小波的门下之犬,而鲁豫要做他的门下母驴。而他的《黄金时代》刚一出版,就成为当时社会的畅销书,一时间洛阳纸贵。

    《黄金时代》中有这样一句百读不厌的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所有人都这样,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过着缓慢受锤的日子。他写下的作品被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视为精神食粮,反复咀嚼阅读,自命为“王小波门下走狗”者,成群结队。

    只因好的文学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他们有个共通点,就是描写了恒久不变的人性。他笔下的人物,看起来都粗鲁荒诞,不够英俊帅气,但他们又有一种“真”,不掩饰欲望,瞧不上一切的虚伪。

    初读王小波让人大笑,再读让人心惊,三读让人清醒,这就是王小波,一个在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保持清醒的作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每天一得(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sj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