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18年5月参加校演讲比赛的讲稿,原文题目《在“一带一路”上》,内容有改动。2017年,我曾作为“职业教育走出去”项目组的一员赴赞比亚进行支教活动,这也是我校“一带一路”人才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内容即我从赞比亚回国之后的感想和反思。)
如果说我以前只能在家里通过媒体的宣传了解什么是“一带一路”,是旁观者,那么这次赞比亚的经历则使我成为了一名亲历者。
踏上非洲大地之后,我发现那里与想象中的大不一样。赞比亚那里既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实心竹、凤凰树、蓝花楹和malulu,一点不比我们的梅兰竹菊四君子逊色,给人的直观感受是,那里天天都能见到美丽的晚霞,在红透的天空下平展开的地平线上面是芒果树、木瓜树、羚羊、大象、长颈鹿和人们嬉戏的剪影。在赞比西河的哺育下,赞比亚人民善良且朴实,对于远道而来的我们,热情的面孔下,充满了兴奋与好奇。我有那么一刻甚至觉得,那里就是现实版的“伊甸园”,也无怪乎20万年以前,人类能在非洲大陆上繁衍生息,并最终遍布世界各地。
但是在这样的美景背后,则是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艾滋病感染率,20%;5岁以下新生儿死亡率,19%;文盲率,40%;人均寿命,43岁。到目前为止,每年有相当一部分赞比亚的青壮年还会因为缺少必要的医疗措施和药品而死于急性疟疾。翻开地图,贯通赞比亚全国的所谓的“高速公路”只有两条,客运铁路则只有50年前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这一条,在我们到达赞比亚的时候,这条仅有的铁路也因为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而处于半停运状态。
赞比亚这片土地是富饶的,人们是快乐的,但他们的发展之路却充满了坎坷,以至于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却连完整的工业体系都未建成。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铜矿石大学的Zoe Landson女士。她是我们英文写作与演讲课程的教师,她与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发展与“贫困陷阱”的话题。我还记得当时她在黑板上写下的贫困陷阱的六个因素:自然灾害、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基础设施匮乏、经济封闭和腐败。她急切的想向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朋友了解,有没有帮助她的国家和人民走出贫困陷阱的良策,因为她知道我们也曾面对和他们同样的困境。她甚至向我们承诺,将仔细的整理我们的演讲稿,并将这些宝贵的建议带到非洲青年发展论坛上。无独有偶,我在与中资企业的赞比亚员工接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就是对“发展”的热切期盼。
一个个体或一个民族,可以对生活的抱有乐观的态度,但是发展——意味着生存、意味着温饱、意味着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始终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因为这才是通向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必然途径。而“一带一路”则是将新中国在七十年内关于这个命题的探索心得,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向全世界各国家介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
有人问,你走在这条路上为了什么?
当我来到坦赞铁路位于赞比亚的起点,New Kapiri Mboshi车站的时候,那里有两座雕塑,一座是一柄巨大的铲子,另一座是一个火车头。火车头上还清晰的刻有红色五角星的图案。在看到那个图案的时候,时空的界限模糊了,我仿佛置身于父辈之中。那个年代,他们在异国他乡挥洒汗水,甚至于埋骨他乡,永远也见不到了,他的祖国和家人,他们为了什么?
想到这里的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一带一路”不是为了开创,而是为了传承。如果说祖辈的事业是抗争,父辈的事业是发展,那历史交给我们这一辈人来完成的事业就是复兴。“一带一路”就是这项事业的集中体现,它传承了我们的祖辈和父辈的精神,那就是一如既往的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条筋,一个魂,也是我们的国家始终能够自强不息的初始动力。如果没有这种精神,这条发展的路,我想,是不会存在的。
在路上,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交汇了;
在路上,我们的血,和父辈的血,交融了;
在路上,我们,奋斗着,奋斗,永不停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