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随笔散文读书让生活美好
契诃夫《安娜套在脖子上》‖依附的婚姻,以自我迷失为代价

契诃夫《安娜套在脖子上》‖依附的婚姻,以自我迷失为代价

作者: 爱琴海ai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19:55 被阅读0次

《安娜套在脖子上》是俄国短篇大师契诃夫的作品,写的是一个漂亮淳朴女孩的人性转变。

先来看这个故事充满趣味性又富有深意的题目:安娜套在脖子上。故事中,安娜五十二岁的丈夫在他们结婚的当天就对安娜讲了这件有趣的事——

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来了。五年以前,哥索罗托夫接受圣安娜二等勋章时,上司对他说:“如今你有三个安娜了:一个系在你的衣服和扣子上,两个套在你的脖子上。”这应该加以说明的,那时哥索罗托夫的妻刚刚回到他身边来,她是一个欢喜吵闹、纠缠的轻浮女子,恰恰名字也叫安娜。如果我也接受圣安娜二等勋章,上司总不会拿说哥索罗托夫的话来说我罢?因为你是很温驯的。

至于为何是三个安娜,当作如是解:衣服和扣子上的是一个三级圣安娜勋章;脖子上的,一个是二级圣安娜勋章,一个是我们的女主角安娜。

好笑的是,故事最后,当安娜的丈夫终于获得圣安娜二等勋章,他的上司却也将对哥索罗托夫的话原封不动地赐给了他;他反而乐意接受。

套在脖子上的安娜,意指依附丈夫、对其纠缠不休的女人。而故事中的安娜,之所以在十八岁的花样年华嫁给一个老男人,其婚姻依附的本质显而易见;至于“纠缠”倒是自始至终从未见得。

无论如何,安娜从下层社会一个淳朴自然的女孩,到上流社会流光溢彩的风流女子,其间的自我迷失,根源都在她最初依附男人的婚姻上。

1、依附的背后,是真实欲望在作支撑

安娜,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她希望通过婚姻结束以前凄苦的生活;所不幸的是,“她嫁了一个富人,然而她依旧没有钱”,甚至还不如婚前的时候:“她的丈夫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她只是因为他钱多,才嫁给他;但她现在的钱,反比结婚以前还要少。以前她的父亲有时还给她二十个戈比,如今她连一个小钱都没有了。

为了钱,简单而赤裸裸的目的;加之现实的出乎意料——丈夫莫德士的愚蠢、吝啬——构成了这个年轻姑娘可怜兮兮的现状。

有时候,我们会搞不懂,为什么一个人会为钱甘愿沉沦、会失去原则,其原因却是明摆着的,金钱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欲望。就像故事中的安娜,她放弃青春和幸福,只为摆脱一家人苦兮兮的生活。

只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特别是当她遇到像莫德士这样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男人,她那寄托在婚姻上的希望唯有落空。

对待她的父亲和弟弟,莫德士以“各人都有各人应尽的职务”来搪塞,对待她,同样也是。他不愿意借钱给安娜的父亲,当看到安娜弟弟邋遢的穿着他也不忘教训一番。

对于安娜,他只舍得给她买臂环、戒指、胸针,因为这些在穷了的时候可以拿来换钱;至于吃吃喝喝的东西,他擅长以一句“好贵呀”来掩饰尴尬,就连为了支撑面子而买下的一瓶汽水,他都整瓶地自己喝下去,继而流出爱惜钱的眼泪来。

如此种种,都将安娜的不幸数倍地放大。依附的背后,是真实欲望的支撑;只可惜,就算失去了一切,也与期望中的“幸福生活”无缘。

2、自我的迷失,基于安全感的缺失和虚荣心的爆发

可以说,刚刚结婚时的安娜是一个本本分分的人妻形象。尽管丈夫的外表和举动令她生厌、甚至作呕,但她仍然对他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一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认命状。而她之后的变化,全在为达目的不惜代价的莫德士身上。

安娜的年轻貌美成为丈夫仕途上的可利用资源,而通过丈夫的卑鄙行径,安娜顺利进入社会名流圈,之前安全感缺失时的绝望与之后众人的仰望和追捧所换来的虚荣心的爆发,促成了安娜人性的转变。

其实说起来,作为柔弱且漂亮的年轻女人,安娜的骨子里是有着强烈的虚荣之心的。这在故事最初作者就已交代:火车上,当想到自己的婚姻并未改变父亲和弟弟们的窘迫现状时,她伤心的落下眼泪;而火车一旦停靠,悠扬的音乐响彻耳际,有钱男人阿特罗夫的目光盯着她不放时,她立刻变得快乐起来,且转动着眼睛、卖弄风情。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当她的丈夫将她引入交际圈,试图通过她来讨好上级官员,从而得到晋升机会时,安娜会毫不犹豫、自然而然地在其中混得风生水起。

在冬季跳舞会的慈善市场柜台边,安娜以高于常人很多的价钱卖出香槟酒和茶饮,有钱的男人都愿意付出高昂的价钱从安娜那里讨杯酒水来喝;她欣喜地感觉到自己的成功——

安娜招待买主,得到他们许多钱,现在完全明白她的一笑或是一瞬都足以使人倾倒。她现在明白,天创造她,是专要她生活在噪杂、光明、哗笑里的,是专要她生活在音乐、跳舞者和赞美者之间的。

于是,安娜在这种成功里,洋洋得意、不知所以。她开始对丈夫颐指气使,开始放心地、随意地花他的钱;连她自己都惊叹于自己的变化之快。

这同样证明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论点。她的“大方”给富人们带来满足和欢乐,所以他们给予她仰慕、赞美和虚荣心的满足;他的美貌给丈夫带来权势、名利,所以他换之以讨好、谄媚、恭敬的样子对待她。

这个时候,她或许感觉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此时,她的安全感来自自身的光芒;只是,这种光芒所带来的虚荣心的爆发,使她彻底迷失了原本的自我却不自知。

3、彻底的失真和忘本,见证了一个淳朴姑娘的沉沦

可悲的是,变化了的安娜,不仅之于旁人完全变了模样;之于父亲和弟弟们同样也是。一心在上流社会飞黄腾达的她,眼中全然没有了家和亲人,有的只是一时的风光、享乐和纸醉金迷。

这的确令人叹息。

当然,在契诃夫的本意里,对俄国上流社会的批判远过于对这位无辜姑娘的批判。或许,契诃夫就是想通过这姑娘彻底的失真和忘本,来衬托黑暗社会的强大、以及它对人心的腐蚀。

故事中,安娜父亲的形象多通过她的回忆呈现,但在他不多几次的露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只是妻子的突然离世,使他开始酗酒、败了家业。但他坦率、真诚、注重仪表的本性没变。虽然生活拮据,但在慈善市场柜台边,居然也拿出十卢布来表达心意。

而安娜的两个弟弟,在整个故事中几乎只有三句话的戏份,并且这三句话又神似一句,大意是告诫父亲,不要追逐姐姐、不要酗酒:父亲啊,不要这样……父亲呵,够了!

安娜知道自己爱打扮的习惯是继承了父亲的,而实际上,她性格中的很多东西本来与善良、淳朴的家人一脉相承;只是,命运对她太苛刻了,而同时,一个人不可能不动声色地操控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情。所以,既然她要心满意足地畅游上流社会社交圈,必然不会将目光再投向于水火之中挣扎的家人。

彻底的失真和忘本,见证了一个淳朴姑娘的沉沦。

相关文章

  • 契诃夫《安娜套在脖子上》‖依附的婚姻,以自我迷失为代价

    《安娜套在脖子上》是俄国短篇大师契诃夫的作品,写的是一个漂亮淳朴女孩的人性转变。 先来看这个故事充满趣味性又富有深...

  •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读书笔记1

    在这个最苦难的时代,他们以生活的动荡为代价,打碎了社会与家庭套在脖子上的枷锁,舒展身体,真正成为一个“人”。在他们...

  •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

    《脖子上的安娜》是一本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世界名著。描写了一个淳朴少女的堕落史,主人公安娜为了改变...

  • 《戴在脖子上的安娜》

    “這是一篇優秀的短篇小說,是契科夫經典作品之一。”我的老師讓我對這篇小說好奇,本人是比較喜歡契科夫的,看過他的《六...

  • 读【醒来的女性有感】

    女主角放弃自我的梦想、追求,依附于男人,活得失去了自我,生活总会不一团糟?女人,在为婚姻付出的同时,千万不可迷失了自我。

  • 经典重读——脖子上的安娜

    文/[俄]契诃夫 一 在教堂里行完婚礼,甚至没有预备清淡的酒菜,新婚夫妇各喝了一杯酒,便更衣、坐车,去了火车站,取...

  • 2019-05-30

    今天读完了英文读物戴安娜传记。高一的难度。为她惋惜!她有个性,敢斗争,活出了自我,敢爱敢恨,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

  • 《脖子上的安娜》读书笔记

    原文: 安尼娅从窗子里探出身来,他便贴着她的耳朵嘟哝起来。她直觉得酒气熏人,耳朵里灌风,什么也听不清楚。他就在她脸...

  • 六十四封情书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猜疑是通向痛苦深渊的跳板,是套在幸福脖子上的绞索。 ——摘自《日记》 一九...

  • 一座城连着一座城的爱情

    以你为中心,以你视线为半径,然后画圆,就这样在爱情中迷失自我! 迷失了自己,却不自知,每每跟着自己心义的大海,省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契诃夫《安娜套在脖子上》‖依附的婚姻,以自我迷失为代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vf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