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两字可以分开来解读,“离”字司马迁解释为忧愁之意,指屈原遭遇困厄,而“骚”实则是文体,指骚赋这类文体。楚辞是楚国之地流行的骚赋文体的概称!许多楚辞名篇的命名也和《离骚》类似,比如《鵩鸟赋》、《秋风赋》等。
1、《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先河
十九世纪英美浪漫主义诗人登上文坛主流,他们热衷描写自然风景,也不乏对异域文化景物的描写,且抒发着强烈的内心情感!而浪漫主义诗派的宣言即:诗是强烈情感的流露!
早在我国古代,屈原便以一首情感激荡的《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个体意识的觉醒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他人品文品兼备。据欧丽娟老师介绍,屈原的职位相当于巫峴,具备沟通神灵的特异功能。楚国作为长江流域的富庶国家,荟萃了众多的历史文献,屈原因家学渊源步入政坛,有幸饱览诗书,加之楚地巫风盛行,也造就了屈原写作中对自然万物的敏锐捕捉能力,屈原将人神共处的地域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学表达中,借助景物描写来畅快淋漓表达内心汹涌的情感!
2、《离骚》为何不能自证清白?
《离骚》的写作,屈原很有可能是出于自证清白,他试图清晰罗列自己的优点,也试图从焦灼紧张的君臣关系中寻找答案。
但是文章最终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却让屈原再次认清了自己与政治的疏离感。
他是天生的诗人,文字除了能达到准确细腻抒发情感的目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政治处境!
这份深刻剖析反而让屈原最后的寄托幻灭了,这也是屈原宁愿选择以死明志,试图唤起政坛的良知,任由沧浪之水洗刷他的冤屈,也不会继续苟活于政治漩涡中,委曲求全!
屈原在与万物共处中准确描述自己的幽微感受,他有意识地进行个人化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在封建朝代发出了个性呐喊。
而屈原作为文人,天生自带的狂放不羁与天真烂漫,加深了他与君王的矛盾,对政治过于理想化的期待与残酷的政治漩涡相遇,必然产生激烈碰撞!使得才华横溢的屈原与政坛显得格格不入!从而也加深了他作为政治牺牲品的焦虑感!
3、《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解读
《离骚》中引入“香草美人”意象,我个人理解为是对《诗经》赋比兴的继承与创造!《诗经》的众多篇章,在起笔时会漫不经心描写自然景物。
表达对女子爱慕之情之前,先借河岸边和鸣的关雎来展现琴瑟相和之美;为了展现新出嫁的娇娘的美妍,转而描写灼灼桃花绽放的美好!
描写自然景物,既有为抒情作铺垫之功效,也有奠定诗歌情感基调之用!而屈原“香草”意像的使用,其实与《诗经》这一起兴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对各种美好香草的描写,是为了展现屈原本人的高洁情操,各种香草意像也旨在营造一种无瑕澄澈的感情氛围!
但是屈原将比喻运用得更为深刻,指向人的内在世界,即精神品质,通过在外佩戴芳草,以展现自己内心的峻洁!特别是以爱情关系来比喻传统君臣关系,则是屈原首创。爱情跟阶级一样难以逾越,屈原把自己对君臣关系难修于好的困惑借由爱情关系委婉曲折地表现出来,字里行间激荡的微妙感情,引发读者无尽的怅惘!
4、《离骚》诞生了“诗人”专称!
除去仅记录篇名的5篇外,《诗经》多达三百篇,但是所有篇章都不可考,没有任何一首诗留下确切的作者姓名。所以《诗经》的创作被视为集体创作,先由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再由文字记录,经过传唱改编,最后定型!
而《离骚》则不同,它完完全全出自屈原个人的创造,他抒写的是自己对于政治漩涡和理想抱负的反思和总结!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凭借一首色彩鲜明的个人史诗,为后事文人骚客所敬仰,光耀千古!
因为《离骚》,“诗人”的另一个别称是“骚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