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清玄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月色到林中散步。
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灵性。
他喜悦地回到住处,却见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
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刚要离开时,在门口遇到了禅师。
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时,禅师说:
“你走这么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色,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
“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之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洒在茅屋上,禅师推开门,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
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
“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俗世中的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耐心和境界。其实,也是我们修心不够,心中缺少古人所说的“仁爱”。
古语云:“仁者爱人”,意思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日常生活中,平常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正如人人皆可为。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面对故事中的小偷,就很难做到“仁”了。这也是得道者与芸芸众生的区别。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能够送人一轮明月的,当然可以称为老师,或者叫智者。
许多时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善举,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身处逆境的友人或者路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
那么,那个小小的善举,这句温暖的话语就是我们送人的一轮明月,可以照亮他人前行的路,给她们一点温暖和鼓励。
勿以善小而不为,当恒为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