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
汤圆(网图)儿时元宵节比较期盼的是吃汤圆。那时的汤圆很"纯朴"的样子,一种白白的糯糯的皮包着一点甜甜的糖馅儿,远没有现在这么"富丽华贵",品种多的眼花缭乱,价格也是从前的几十倍。但好吃的汤圆永远留在了记忆里,纵然满大街去找传统手工制作的汤圆,也找不到最初的滋味。
元宵节的夜晚注定是一个灯火通明之夜。天一黑,便点亮红红的蜡烛,放在屋子各黑暗的角落里,放在纸糊的大灯笼里,还要高高挂在大树上,所有的电灯都亮着(那时的灯度数很低),屋里屋外整个院落都亮堂了起来。小孩子提着自做的小灯笼,兜里装满花炮,跑上街头一起玩耍,鞭炮声,小礼花鸣响声,欢笑声,哭闹声(说不好哪个小灯笼里的小蜡烛歪倒了会烧了自己的小灯笼),那是怎样的一个热闹场面呢?找不到很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只是,几十年了还清晰的留在记忆的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