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对一现象,往往有众多看法。主流看法总是被人们接受,而我选择你们看不上眼的一方面来谈谈。既然你选择点开,就说明你想看看我的偏激观点,可能态度会比较严肃,也可能很多人会想丢臭鸡蛋。所以,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我很高兴,又多了个战友;如果你反对,就当我放了个屁,浪费了几分钟的青春岁月 (-^〇^-)
前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位才女武亦姝在网上强势刷屏。
“精彩绝伦”“牛逼啊”“我怎么没有这文学细胞呢”“卧槽,她才16岁,高中生!”惊讶,羡慕,可能还会有一些“嫉妒”。没错,我一开始就是这种感觉,然后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才气,确实是,但她不会是被父母逼的吧”。万幸,她不是传说中的“书呆子”。接着,又有人会感慨“这央视节目还挺好的呀,终于想起来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来了,以后应该多搞点类似的节目”。
我主动承认,我确实没有完完整整的看过这节目!
01
那么,问题来了,诗词用大部分人的眼光来说到底是什么?
我给出我自己的答案,俩字,感慨。诗词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感慨!啊,我被贬了;啊,时间过得太快了;啊,我好想ta啊;啊,景色真漂亮啊……
你们回顾一下自己接触过的诗词,摸着良心问问,是不是这样?或许有的人会说,那是你太肤浅,你又不是业内人,怎么能这样评价诗词呢?
你说的对,我不是行家,难道大部分人是行家么?难道大部分人不是你所谓的“肤浅”么?如果“很少”的人才能有所谓的理解,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你就是在“装X”?能让少数人明白的东西,为什么变着法子不让更多人明白呢?难道你初衷不是想更多人理解你的想法么?
完了,走题了,不好意思哈0.0
02
我非常赞同一个观点,能做出来的东西,就别过多口舌。你有那么多时间去吟诗作对,去感慨众生,为什么不去想想自己有什么值得去做的,去改变困境呢?难道上天会因为你感慨的很动听,就特意招你上天堂去享受?伤春悲秋本没有错,而问题出在感慨之后呢?更多的是依旧无作为!
中国诗词大会,一直强调诗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去多搞点节目,让大家去回忆一下。也许,你可能以为我是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要”,那么你可能存在思维误区了,我从没有否定过先人的智慧结晶。所以,请思考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最近几年才想到要搞诗词大会?以前为什么没想到呢?为什么选择诗词?为什么不是其他题材?为什么还是“答题”?(这里顺带吐槽一下教育制度,还不抓紧改革步伐,哈哈)
03
偏激的观点来了(准备好臭鸡蛋):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们为什么还在玩着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玩出很高境界的东西?是你们已经没的东西玩了么?
清朝,也有那么一批人,也在玩着老祖宗玩腻了的东西,而外国人呢?
不可否认,能传千年的东西,的确很重要,很珍贵,需要继承下去。但说句实在话,那些东西是你们创造的么?我们多活了这么多年,难道在退步?
与其一直强调“玩老祖宗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继续强调一下“多创造一些我们的东西”。也许你会说,得了吧,创造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你说的这些都是少数人,我们大部分人怎么可能做得到呀。没错,你说的对,所以我要继续说下面的东西。
04
创造,最起码可以分为2种,创造原先没有的东西,原创,也就是少数人能做到的创造;第二种,将已经存在的东西结合创造,也可以引申为总结。
原创,我们大多数人确实办不到,难道我们就办不到第二种么?总结,去总结一些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在摸索,伤痕累累,遍体鳞伤。那么多人,花费一生去摸索总结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大实话,难道比不上“已经被玩坏了的东西”值得去宣传传播吗?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被现实的各种“主流”“官方”给限制,已经忘记去更进一步思考了。
其实,你看到上面内容就足够了。下面这段话,你第一眼看应该会觉得很装逼,但我还是想说,我确实有那么一分钟想过这个问题。
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现在我们整个人类的知识好比金鱼鱼缸中的水,我们大部分人就是金鱼,在水中游玩,利用水来呼吸。祖先、先人们他们在很早以前就给鱼缸加入了很多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越来越少,但作为金鱼的我们并不会察觉到。一开始,只有少部分的人,他们会发现这个问题,然后想方设法去找来一些水,倒进鱼缸里,此时我们依旧不知。最后的结局我们并不知道,加水的速度是否赶得上耗水的速度呢?依旧不知道,选择权在我们的手里,结局也是由我们决定!
【我讨论的并不是文学有没有用,也不是“爱情面包”类问题,因为有些文学包含“面包”,有些文学包含“爱情”,请别误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