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躁郁症之后,很多时候情绪根本是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只是面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我又不得不极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爆发。
自从我生病之后,家里发生了很多的变故,对孩子来说,也会造成一些伤害。
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抑郁症患者,他是14年发病,我是17年发病。
因为彼此都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所以,先是他的世界观崩塌,再是我的。
再加上我生病刚开始的阶段,一些言语和行为非常奇怪,也使老人很受伤。
我生病就像是一个按钮,接连不断地触发了我,他,孩子和老人的伤痛。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彼此都会有创伤带出来,所以大家会发生一些口角和冲突。
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表现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孩子的情绪。
孩子常常会莫名其妙的大哭,撒泼躺在地上打滚,甚至晚上睡觉,有时也会哭醒。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了几个月的时间,期间每个人都精疲力尽。
不是孩子情绪不稳定,就是老人觉得身体太累,应付不了带孩子。
除此之外,我和他之间还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一些口角。
家里的关系非常紧张,每天大家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活。
生怕因为一件小事,又触动到孩子或者是老人的情绪。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老人会受牵连,老人有情绪的时候,孩子又会被波及。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直是内耗,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这种情况,一直到我的身体状况慢慢好起来,尝试着自己带孩子的时候,才开始出现转机。
其实我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带孩子,只是因为之前身体状况不好,很多事情的确应付不过来。
再加上我的孩子是一个高需求的宝宝,每天精力旺盛到让你怀疑人生。
我从起不来床,到尝试着去跑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整饮食,甚至通过中医的方式去调理身体。
做这些事情最大的动力就是,自己好起来可以尽快地带孩子。
因为孩子的问题我很清楚,也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情绪。
而这个时候,唯一能够帮助孩子改善的,就是从我这里做起。
所以我硬是逼着自己,不断的去成长改变和提升。
因为我自己的童年就是千疮百孔,我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生病以前我是一位职场妈妈,工作能力各方面都很不错。
生病以后,我变成了一位全职妈妈,每天要面对的是:做饭,做家务,打扫卫生,和照顾孩子。
虽然内容变了,但是挑战和困难一点也没有减少。甚至对我来说,挑战更大。
孩子在家的时候,一天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丝毫喘气的机会。
好不容易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送去了幼儿园,自己终于可以喘口气。
说是喘口气,只不过是累了可以找时间稍微休息一下。
因为白天除了做饭带孩子做家务这些事情,还要去做一些其他的事。
孩子的睡眠一直都不是很规律,这也导致我睡眠不好。
人一累就容易有情绪,这是我自己带孩子之后,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只是以前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都会通过跑步或者是自我调节的方式去疏导。
我一直以为最近发生的一些小事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可是没想到情绪还是爆发了。
因为我本身以前是心理咨询师,生病之后的话呢,又通过心理治疗加自我调节的方式慢慢恢复。
所以我自己是比较认可心理治疗的,而且呢,我和老公也的确从心理治疗里非常受益。
要知道从14年他生病开始,我们就尝试了各种治疗的方式,也走了很多弯路。
直到17年我生病,才找到了比较适合我们的心理治疗方式,然后两个人的状态,也开始慢慢好转。
事情是这样的:
在一个私人的郁友群里,有一些人问到我关于心理治疗,或者是专家的一些问题,我很认真地解答。
因为我陪伴老公的时候,也曾经经历过她们那样,焦灼无助和绝望的阶段。我知道那种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感觉。
可能有些人的确是以前接触过心理治疗,只不过,被骗了或者是有一些不好的经历。
所以当我非常热心的给大家普及心理治疗,然后,把我认识的专家推荐给需要的人的时候。
有几个郁友反应非常的激烈,把我骂的很难听,不仅如此,还说什么心理治疗根本无用,不要再继续忽悠他们之类的话。
因为我知道,找对治疗的方式太重要了,有的时候少走一些弯路,可能整个家庭的状况都会因此得到改变。
所以我是想,多跟大家多说一些心理治疗方面的事。
我自己就一直没有吃药,通过心理治疗加自我调节的方式,状态也慢慢好了起来。
我自己本身是心理咨询出身,我知道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所以当时他们骂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我只是觉得他们有点太偏激了,不该全面的去否定心理治疗。
我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过了一两天,竟然有郁友在另一个群里又指着我骂。
骂的话也非常难听,而且是在根本没有了解清楚的前提下。
这时候我的情绪一下上来了,委屈,难过,伤心,本来想委屈地哭一鼻子。
可是我不想让孩子看到我脆弱的一面,所以我强忍着没有哭。
只不过我这个人从小到大都非常较真,而且特别讨厌别人冤枉我。
所以当我再一次被冤枉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为自己讨个说法。
我把孩子领进家门,让她自己在那里玩,然后开始尝试着向郁友了解情况。
我正忙着跟郁友沟通的时候,孩子非常不耐烦地,嚷嚷着让我给她剥糖吃。
因为我正忙着发信息,根本顾不上帮孩子剥糖,想让孩子等一会儿,可是孩子一刻都不愿意等。
所以当孩子再嚷嚷着让我剥糖的时候,我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
这段时间接连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导致自己情绪又有些积压。
我冲着孩子吼了一句:稍微等一会儿不行吗?
可能是我的声音比平时大了好几倍,孩子突然感觉有些委屈,然后哇地哭了起来。
吼完之后,我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了,所以立即停下手中的事情,帮她剥了糖哄了一会。
我跟孩子说:有的时候要稍微等一会妈妈,妈妈有事情在忙,有的时候顾不上你,等妈妈忙完就好了…
说这些话,其实我是想让孩子能够多理解我一些,可是我知道她也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了,我才继续处理被冤枉的事情。
我尝试着去了解情况,然后呢,去跟郁友倾诉自己的委屈和无奈。
甚至第一次在跟别人电话聊天的过程中,自己竟然哭了起来。似乎别人是咨询师,我才是来访者。
郁友跟我说了他们的确是之前遇到过一些言行不当的人,再加上他们有时也分辨不了,到底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所以我遭到这样的对待是很正常的。在跟郁友聊天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心情好了之后,然后,我的心里又很愧疚,觉得刚才不该对孩子发火。
这时候孩子又开始叫我,我放下手里的事情,尝试着跟孩子沟通。
我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真的不是故意的,不是针对你的,妈妈今天心情不好。
说完之后我抱抱孩子,然后自己哭了半个小时。
孩子会用小手轻轻地摸我的脸,似乎尝试着安慰我。
感觉这时候,我倒像是个受伤的孩子,她才是孩子的妈妈。
然后我在孩子的耳朵旁边跟她说,妈妈爱你,妈妈爸爸都爱你。
孩子这时候,倒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在那里冲我笑,然后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我很少会在孩子面前情绪爆发,因为我会尝试着通过运动和自我调节的方式去排解。
只是今天心里的确是非常堵得慌,然后正好孩子又触发了我的情绪,所以就忍不住吼了一句。
得了抑郁症的人,有情绪的波动是很正常的,要想做到完全的没有情绪或者不发脾气,也不太可能。
那如何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呢?
首先,试着分析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
如果大家没有办法找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可以尝试着记录自己每次情绪发生的场景和过程。
尝试着多梳理几次,你就会找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
对于全职妈妈来说,情绪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睡眠不足,或者是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
如果情绪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导致的,这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让自己休息好,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运动(比如跑步)的方式去增强体质。
其次,试着找到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如果充分休息了之后,还是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尝试着去通过一些方式去排解。
(1)找个可以信赖的人倾诉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心情不好了,找个人倾诉一下,心情就会好很多。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a),被倾诉的人要尽可能地去包容,接纳抑郁症患者,不要用一些特别偏激或负面的语言去否定对方;
(b),被倾诉的人要尽可能地保护对方的隐私,不要将对方一些隐私的东西,再说给第三方,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2)心灵书写法
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负面情绪写在纸上,然后呢,写完之后,去撕掉或者是销毁。
(3)镜子对话法
比如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一个人到卫生间,然后对着镜子说话。
想象镜子里是你想倾诉或发泄的对象,把平时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的话对他说出来。
这个时候,不必太多地顾及自己的语言和情绪。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说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就会好了很多。
其实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找到合适自己的情绪排解的渠道和方式,情绪就会相对稳定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