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不免想到景色、山水、风景。可是我想表达的却是,跨越时空的感觉。
从没想到,我作为一个大连人,能结识到常州、太原、大同、西安、成都、沈阳、齐齐哈尔、牡丹江、长春、南京、贵阳、洛阳、铜陵、兰州、武汉、南昌、株洲、永济、长春、北京、唐山、石家庄、济南、青岛等跨越中国十多个省、二十多个城市的企业总经理……认识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熟识。
缘何于此?是因为一个看似古老而久远的组织——原来的铁道部大连机车车辆总公司,现今的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1986年7月入职大连机车车辆厂,从此以后与机车有了不解之缘。在大连机车车辆厂的日子里,有幸通过生活福利的窗口接触到机车车辆系统之间的链接,当时的观感是:中国的机车车辆后勤系统是一家。
一家人的感觉特别好,意味着共饮长江水,富贵两相宜。三十年前,我就知道,只要是后勤系统的人来人往,不管来自天南地北,一定是有家可依;只要是后勤系统的业务往来,只要电话说一下,各地都会鼎力支持。
现在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中国的铁路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无论是过去奔驰在中国铁路线上的蒸汽、内燃机车,还是如今的电力机车,都是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十家机车车辆工厂所制造的,
从铁道部工业总公司,到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再到南北车集团,最后是中车公司,几十年来,不管时代如何更迭,无论各个城市、每个工厂的后勤系统名称如何更改、掌门人换作何人,一脉相承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
二十一世纪初,在国企改制的浪潮中,各地的后勤系统纷纷改制、重组,如今很多已经改头换面、改弦易张,原来隶属于中车公司、机车厂的后勤服务职能大多已经卸载,不得不独自面向市场、寻求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情势下,大家呼吁成立了中车后勤系统协会,有了组织、有了核心领导人,机车后勤系统的传统仍旧沿袭、传承。
千江水映千江月,天南地北为一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