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隐秘的身份,可能会让很多人一下子想起战争时期的卧底,和平时期的间谍。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某某大剧院,表面上是歌舞升平,一团和气,称兄道弟;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刀光剑影,你死我活。今天我想分享的是,生活中那些隐秘的身份,这些身份会让我们觉得特别轻松,特别有趣,有时候还特别有意义。
2022年版的《读者报》开辟了一个特殊的栏目—《达人秀》,分享的大部分是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人员的生活。单看报刊上那些标题,我就觉得特别吸引人的眼球,让人耳目一新,让人激情澎湃,让人跃跃欲试,比如《花甲老太打架子鼓走红》,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是不是都有一个文艺梦;《高龄老人相约创业走红网络》,年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很多感兴趣想做而没有胆量去完成的事;《花甲“武状元”是如何炼成的》,好动是每个人的天性,可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时间不归自己支配,而导致很多体育爱好都被岁月所封存;《77岁“带货主播”刷爆朋友圈》,聚光灯下的生活,曾经让很多人向往,却终因年少脸皮薄而没有勇敢的跨出那一步。《读者报》每一期都有一篇《达人秀》的分享,让年轻人看了振奋,让老年人看了疯狂,让隔壁老王看了昨夜无眠。年轻人经常看看中老年人的当下生活,我觉得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当我们的那一天来到的时候,就不至于迷茫、彷徨和忧郁。
谈到各式各样的身份,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很多重身份,作为一个男士来说,可能是某某的儿子,某某的父亲,某某的丈夫,某某公司的领导;作为一位女士来说,可能是某某的女儿,某某的母亲,某某的妻子,某某单位的首席。这些身份承载的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儿子对父母的赡养之责,父亲对子女的抚养之责,丈夫对妻子的守护之责,员工对企业的兴旺之责。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身份,还有一些人的身份,有时候跟职责无关,非常隐秘,可能是相识多年的好友都不一定知晓。突然哪天让你知晓了,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天啊,原来他(她)还会这一出,真是深藏不漏,可爱,有趣,好玩!
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家庭主妇,隐秘的身份可能是喜欢投资的大师;三尺讲台上循循善诱的鸿儒巨匠,隐秘的身份可能是爱好掌勺的大厨;余秋雨写了一辈子的书,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闻名遐迩的学者,他的一个隐秘的身份却是普洱茶的品茶专家;这样的例子可能不胜枚举,某些人的隐秘的身份或许还不止一个。这些隐秘的身份既不是用来炫耀,也不是用来给自己增色,完全是茶余饭后的个人消遣。用余秋雨的话说,爱上普洱茶纯熟个人爱好,包括他的妻子张兰也是一样。因为爱所以爱。
我的上篇文章的题目是《60岁以后,你拿什么赢未来》,我的答案是保持旺盛的学习力,保持诚实之本,长留谦卑之心,则无咎。这还是泛泛之谈,年轻的时候,我觉得除了要树立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还应该树立一个终极目标,这个目标最好跟个人的兴趣相关。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最幸福的事。曾经我们为了责任,做了很多并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甚至逼着自己从事了自己所不喜欢的工作。退休了,子女也大多成家立业了,我们也有退休金了,一日三餐应该是没有问题,加上我们在年轻时购买的商业保险,医疗也有基本的保障。那时候,我觉得应该侧重考虑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享受工作。享受生命。
简书里,我就看到很多退休的叔叔阿姨,利用手中的一支笔,书写自己曾经的岁月,过往的工作,当下的生活,未来的遐想。有些文章特别深受读者的喜爱,有些文章还上了报刊杂志。老有所乐,乃人生一大幸事。我曾经服务的一个贸易公司,第一代掌门,今年应该是75岁了,还在为公司服务。老爷子掌管公司的财务,其它工作全部交给了第二代掌门。老爷子对数字特别感兴趣,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一块橡皮,画出的财务报表,做出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年度总结,比财务部提供的财务报告都精准,都专业,都实用。老爷子也许是每天都在和数据打交道,脑子每天都在不断的转动,当同龄人都是满头银发的时候,老爷子还是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牙齿吃蚕豆、嗑瓜子、咬甘蔗一点问题都没有。人有时候,我觉得就像一部汽车,经常开,就像的士车,跑20万公里,都没有什么大毛病;有些私家车,经常停在车库,反而容易出问题。
当家庭主妇不在为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着想,而能做些自己喜欢的投资类工作,自己开心,还能给家庭贴补家用,甚至帮助身边的朋友获益,想想都是很开心的事吧;当儒雅的老师离开三尺讲台,每天能为家人掌勺,甚至约上三五好友,开个餐馆,既圆了自己的梦,又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自己的美食,我想做梦都会笑醒吧;当我们退休的时候,还能让我们的一二兴趣娱乐自己,也娱乐他人,应该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