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5年2月18号,大年三十,我在家里,寻思送什么宝贵礼物给亲友?于是我从我所能给予的事物开始思索。察觉大家都渴望快乐,但快乐并不容易得到,是呀,这时候你稍微停一下,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或者怎样的情况可以让你快乐。
闲聊几句
冬至日晚,在辅仁大学,见护师问我们,每一天早晨醒来,你是满怀期待地跳下床,充满干劲地迎接这一天还是不想下床,感慨天这么快就亮了,想多睡一会。
晚上睡一觉,第二天醒来,张开眼睛,随即又是新的开始,这日复一日的睡觉、醒来原本就很神奇。从新开始,即从“心”开始,如果想要拥有快乐,充满期待面对每一天,关键还在自己的心,这时就需要对“心”做进一步了解。
心的英文有heart、mind,Heart倾向于感受,比如说感觉到冷热、开心、不快乐,Mind侧重理智、思维,这都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两个不同层面,但在中文里都用心来代表。
佛法有对心做进一步分析,分受想行识。
受:与外界接触最直接的,觉得天气冷,眼耳鼻舌身,种种感受,有时候让你觉得快乐,束缚、不安、焦虑,这不是你思考的结果,而是直接感受,人生的经验就给你直观感受。
想:思维、观念,就比如你在念大学,会吸收一些观念,也因为家教、文化不同形成不同观念,形成不同看法。
行:所有的心念,心念相续不断,就算我们睡觉,它也在跑,类似潜意识。日常生活里,我们饿了,吃了东西饱了,见到老朋友很开心,看新闻读报纸有情绪,这时候就有很强烈的心念。
识:一种分辨的能力,平时我们做决定,以及判断是是非非,人生观。
耶鲁同学会_80%的人都不快乐
一个叫Adam Lipzig的美国导演,在耶鲁大学毕业,20多年后开同学会时发现80%的同学都不快乐,这些都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事业很成功,物质上的享受也很充裕,可是却不快乐。见护师也有在国外很有名的学校读大学和研究所,他说,若干年后他们开同学会也发现快乐的是少数,所以人是否快乐与你事业成功与否,读怎样的大学没有关系。
现在是网络时代,有Facebook,有部落格,还有取之不尽的资讯,按理说连接更方便,但更多的人内心却空虚贫乏,网络时代也造就了很多宅男宅女,显然他们的社交能力更弱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爱分享,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也通过Facebook发布出去,随后过了一会看有多少人按赞,多少人与你互动,我们会在乎别人的评论、点赞。人有这样的需求,希望有人来关心自己,当然更多时候每个人都愿意多谈谈他自己,但当他分享内心细微的情感也害怕受伤,会担心别人觉得他不重要。
比如有人骂你,说你丑得如猪一样,你就会生气,会难过,理智上你会觉得自己不是猪,他讲的并不是对的。这些直接的感受,就是你的一部分,你就是我的感觉,但其实你的感受是一种习气,习惯性的心念,习惯性的反应。小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表现出来,但大人很多情绪不表现出来,看得比较开。
这种感受,也是习惯性的反应,有可能上辈子带上来的,前世的因果,不能怪自己,或者累计很久的惯性反应,但只要是习惯,就不是真正的你。如果要做大事,那就要接受各种批评与挫折,一般说来人年级越大,能看得越开一点,有些很有修养的人,心如止水,荣辱不惊。
但并不是只有高僧大德才可以做到,所有人都可以做到,都可以看得开,放得下习惯性的反应。
换习气——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见护师让我们尝试着拥有另一个习气,按照我们之前的习气大多是:你怎么对我这样,新的习气:我能为你做什么。
随后师父让我们用父母,老师,社会、政府来造句,按照旧习气的语序,都是XX对我怎么样,如果常常这样想,就不会快乐,随后师傅让我们按新习气造句,对父母,老师、社会、政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样说着说着,感觉舒畅了很多。
国外很多企业、商店,时常可以听到,What can i do
for you,虽然这只是一个口头话,但如果成为一个心头话,就会不一样。见护师傅也说,有些家庭很温暖,有些家庭不温暖,没有完美的父母,他们也不是通过考试合格而成为父母,而是把你生下来就成为父母,你应该想你要为父母做些什么。
如何快乐——把重心放在别人身上
美国的制片人发现80%的人不快乐,随后他就去问20%的人。发现这些人有个共同点,他们做他们喜爱的事情,但不一定做他们赚钱的事情。他们专注的重心,是他们想要服务的对象。之后这个制片人还对这20%的人展开研究,总结出五分钟找到人生的意义的方法。
你是谁?(并非佛法里面面向宗教的问题)
你做什么? (你愿意做的,喜欢做的,最擅长做的,你做出来可以帮助人的,你已经做了什么,也许是你的职业,也许不是)
为谁而做?
他们需要什么?(你为他们做,或者他们有这样的需要)
如何改变他们? (你做这个事情,改变了他们,他们因为你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见护师强调重点就是在这5个问题中,只有2个关于你自己,其余3个关于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