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反复诵读越 读越有意思。老师奇丑,还凶,两桶清水鼻涕吸溜得有板有眼……读着也不觉恶心,幽默风趣的字里行间深藏厚爱,让人看到“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真正师者。
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学生遇到老师也是缘,老师虽不在五伦之内,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就进了五伦中。是缘就有善恶之分,师生缘也是相互成就的吧。
纯熙想到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发现纯熙作文不同之处,推荐给初三班主任华老师,大受青睐,这可是学校语文界资深大拿,纯熙战战兢兢到初三教室宣读自己的作文,竟感受到李老师与她一样的那份激动。
只记得这份激动,如何修改作文都不记得,却催生出纯熙强烈的写文欲望,作文课两星期一次,不过瘾。每日语文作业中的造句,纯熙都造出篇小短文。
老师修改过的作文薄,纯熙都完整地保留着,只是高考离家后,家里又搬家,纯熙所有的书及其保存物,竟便宜了废纸收购站,好不伤心,至今仍心有怨艾。
说到徐先生传授的作文技巧,纯熙有豁然开窍之感: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生日》篇,人只能生一回死一回,年年过的什么生日?况且生到世间非自愿,走的时候也不征求我们同意。从哪来,又到哪去,一概不知,我们所经受的生老病死只是个片断。值得庆生的是万乘之主,帝王;过生日只知吃的是田舍郞;过生日想到父母的少之又少。
如此看,想父母生养之不易,加上点有点仪式感,就是过生日了,当然得让父母做主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