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最近学习又遇到困难了,也可以说是我又遇到麻烦了。
以前他学习畏难的时候,我都不能有同理心,而会觉得很简单,行动就好了,而且会催着他行动。
以前他小,也会做一些,但是拖拉磨蹭是主旋律。
那时候,大宝拖拉磨蹭是我的心病,但是却解决不了。
后来,变成了玩游戏。
顾不上拖拉磨蹭的事了,目光主要对准了玩游戏。
一直学习,知道不是孩子的问题,不是游戏和手机的问题,是孩子畏难情绪,自我心理暗示的缘故。
孩子的畏难情绪,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都与父母有关。
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大宝的时候,焦虑担心很快就会升起来,不像小宝那样。
可能是对大宝期待更多的缘故。
现在终于可以放下对孩子的期待,接受现实,爱孩子,接纳孩子了。
大宝在决定复习中考的时候,下定决心说一周玩半个小时游戏,一点也不玩也不太现实。
而且把自己的王者荣耀都删了,手机重装了系统,快手视频也没有了。
开始一直做的不错。
因为复习的是自己熟悉掌握的知识,即使是把自己锁在门里,也是积极听课学习的的。
但是接下来学习初二的课程就不行了,因为初二起他就没有认真学。
再开始学习的时候,他把自己锁在屋里,但是主要是学习。
是想获得心理上自主学习,而不是被父母盯着学习的感觉。
后来遇到困难后,就变成了太逃避的空间。
我不想用以前的办法了,使劲敲门,喊他出来。
这样是不行的。
我喊他,提醒他,告诉他如果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就可以出来,妈妈和他一起学,起解决问题。
然后,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了。
接下来,他也会说,应该出来学习,这样一直下去不行。
但是过往的做法,过往的习惯,过往的模式,真不是一下子就能调整过来的。
孩子遇到学习上困难,逃避,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做法主要有这三个。
第一,要求他勇敢面对。硬着头皮坚持。
即使不是打骂,命令,是看起来温和的要求,也不太奏效。
第二,给孩子搭梯子,或者说,帮他定位最近发展区,引导他去摘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果子。
这个是很好的办法,也可以说是落地有效的做法。
但是如果孩子不肯做,也是只能眼看着着急。
第三个办法,就是接下来我要讲的,我用的“重拳出击”的办法。
这是我已经喊过,提醒过许多次,而且大宝也许多次说自己那样做不行,需要改,的前提下,才用的办法。
他说了要出来学习,我可以陪他。结果他又不出来。
我去到他的屋里,他在床上趴着玩游戏呢。
我也爬下来,在他身边。
“这是什么游戏呀?”
“元气骑士”
“哦,我听过这个游戏!”
“是吗?以前我也玩过,应该是跟你说了。”
“我想起来了,就是你给我说的。”
“这个玩一局要多久呢?”
因为我俩隔空喊话的时候,他就问我,他该怎么办?
他不知道如何做到我说的“先把一本书读薄,再把它读厚”。
我跟他说其实经过这两个步骤,每一本说都能掌握好了。
他说想知道的,但是我一直不出来,我才去找他。
“不会很长的,这是单机游戏,从第一关到第三关,很快就完了。”
他接着说“我把大游戏删了,(他在中间又下载了哈利波特,还鼓动弟弟也下载哈利波特)我都玩小游戏,随时就能停了。”
无论怎样,孩子现在不能说是游戏上瘾了。
他一直在想办法,从游戏里想办法,让自己尽可能不依赖它。
但是学习上的失落,不自信,重重困难,实在是让他看起来好像还在玩游戏。
“那我等等你,玩完了,我给你讲讲,一听你就明白了。”
我一边看着,说“跟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挺像的。”
“叫什么呀?”“你小时候有游戏玩呀?”
我认真想了还是想不起来,只记得小人一跳一跳的,后来看到“元气骑士”里一个小人,提醒了我“超级玛丽”“是超级玛丽”。
“我也玩过超级玛丽。”
他一边玩,一边给我讲“元气骑士”。
他的骑士遇到一个“熊孩子”,我觉得很好玩。
他说,这个“熊孩子”会要压岁钱,你给他的话,他可能给你一个武器,或者是直接什么也不给,直接那些钱走人,说“有钱咯,去买好吃的!”
“那你给他压岁钱吗?”
“给。”
“为什么呢?”
他没有回答。
但是我知道,这跟用老鼠做的心理学实验一样的道理。
或者说盲盒,还有孩子们玩的奥特曼卡片,一个道理。
越是面对不确定性,越是愿意去追求。
他给了“熊孩子”压岁钱,他得到了一个武器。
“你运气真好!”我说。
“才不是呢,我运气一直不好。”
这句话,他说过许多次了。
应该是在外面,好多时候对自己都满意的缘故。
一会儿,又遇到一个另外的机会,他又得到一个武器,也是不确定性的一个设置。
“你看你真的是个幸运儿!”
“不是的,就是这两次还好。”
“那你有一个能看到你的难处的妈妈不是很幸运吗?”我得找到让他觉得自己运气好的点,让他对自己有更正面积极的看法。
他笑着说“嗯,那倒是!”
我也很开心。
一会儿,他买了个武器,在右边屏幕显示是一个方框里框了两个拳头。
他问我“你猜猜这个武器叫什么?”
我想了想,实在是没头脑,一头雾水。
“你给我几个选项呗,这样猜可是太难了!”
他想了想,然后说“我告诉你吧,‘重拳出击’。”
“啊,这样啊!你要是给我点提示,我一定能猜出来的。”
“比如,你说它是个四字成语。它里面有一个‘拳’字。”
“那不是太简单了!”
其实学习也是这样,可能对于学习任务你会觉得渺茫,一头雾水,太艰难了!
但是找到它的特点,关键,或者说把它有条理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分解,学习就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了。
我简单跟他也说了下。
“妈妈你是不是来看看游戏,想从游戏里面找到点办法来帮助我呀?”
“嗯”
“你真是太好了!”
……
“可不可以我学习会儿,然后我们一起玩会游戏?你也下载个元气骑士。弟弟也可以玩。”
“好呀。”
“你真是太开明了!”
我突然想到,看电影奇迹男孩的时候,爸爸和儿子,还有儿子的同学一起趴在地上玩游戏的镜头。
当时怎么也不能理解,爸爸会这么快乐地和儿子玩电子游戏。
还有多少次亲子学习,都要求和孩子做他想做的事,玩游戏也可以。
只是做了表面文章,学习结束,态度就又变回来。
现在一下子理解了。
游戏真的只是游戏娱乐而已。它没有让孩子不学习,让孩子叛逆不听话,这样的作用。
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还有孩子对于自己的认知,才决定了孩子到底会不会对游戏上瘾。
玩是可以玩的。
而且可以作为一个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喜好的途径。
同时又是和孩子搞好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他说“妈妈,你可不可帮我计划一下,早上几点做什么,……我自己想想都觉得累!”
在他没有能量去自己计划的时候,我就先来帮忙,他只管做起来。
做多了,有信心了,在做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做什么也就慢慢有想法了。
那是昨天的事。今天就开始安计划行动了。
尽管早起不是很满意。但是接下来的学习,孩子在不断挑战。
从一开看不进,到看进去,有收获。
从一开始做不了,到不断乍现灵光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机会就会夸奖他,鼓励他。
他有两句话很是显眼。
一句是他说,学习真是没意思,但是又不能不学。
“不是啊,很有意思呢!”
那种不断攻坚克难的感觉很上瘾呢,多有趣呀!学习本来是这样的,现在却被许多孩子看成被迫要做的事。
另外,晚上我要求他做的题,做到其中一个的时候。
他说做这些题,让我又想到在学校难受的感觉了,而且还想起了数学老师这个题的时候,甚至老师的样子我也想起来了。
真的在孩子刚开始说不想去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他到底在学校有多痛苦,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是一味的催他去。
他做着题,说的这些话,更让我下定决心,要想办法让孩子对学习能转变观念。
而且能在学习的时候有好的体验,让孩子把学习和美好体验建立起来链接。
大宝今天从做着,想离开,无聊没意思,到后来一点一点灵光时刻,发现自己一会儿解决了一个难题,一会儿又解决了一个难题。
而且把我帮他安排的任务,从不想做到最后认真完成后,高高兴兴去睡觉。
真的欣慰。
“谢谢你妈妈!”
“能对你有一点小小的帮助是我的荣幸。”
“您真是太会说话了!”
“妈妈说的是真心话。你知道后生可畏吗?年轻人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可不能小觑了!
而且能在你成长路上提供一点助力,妈妈真的是很开心!”
看到了吗?
第三个办法就是,先接纳孩子,然后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然后他愿意爬高,就给他搭个梯子。
关于这个第三个办法,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