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的运营新人,看到公众号上空手推荐的有助于搭建理论体系的书单,就赶快在Kindle上找来看了。大概花了一天时间。
很幸运能读到一本书。
在早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岗位,平时做什么事情只能自己瞎猫碰死耗子。说到这点的时候,我就会开始觉得互联网真的是个太好的东西了,也因为它不断发展,很多年前难以想象的同行通过网络沟通、学习新的技能等等事情竟然开始变得便捷。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希望能和吴声老师一样,在提高自己认知水平之后,可以用于分析日常的事情。
一、逻辑链条
超级IP,不是指的上网时的IP地址,它是Intellectual Property。书已经是2016年出版的,不过很多道理现在看来还是非常的正确,甚至很多的从业者(比如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仍然不知道很多事情的道理,导致最后失败的结果。
作者认为IP≈形象≈价值观。在产能过剩的今天,大家不再追求趋同,越来越追求个性化。针对于用户运营工作更应该对这点有敏感的认识。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产品赋予价值观,将它们人格化,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将认同这种价值观的人吸引并且留存下来,形成能够自发传播、病毒式发展的社群。
是的,照书中所言,一切都应该有顶层设计,包括到了哪部该往哪里走,而不是事情的热度都过去了才想到也许这个时候做个什么事肯定不错。——这其实就考验这个执行者的经验了,让一个初生牛犊的人去做这件事,我认为耽误商机并不少见。
二、一些说到心坎里的精彩摘录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简森·米歇尔和戴安娜·塔米尔曾做过一项研究,把脑部扫描仪放置在被测试者头部,然后想被测试者提出各种分享信息的问题,比如他们喜爱的动物或运动项目。结果发现,被测试者在分享个人观点时的脑电波,与他们获得钱财和食物时一样兴奋,两位科学家得出结论:“自由表达和披露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奖励。”
说自己熟悉的东西时候真的很开心。然后下次可以把这个实验也当做我的一个论据。
人格化IP的商业底层是信任关系,持续经营信任,而不是消耗信任,是人格IP生命力得以持续的关键。
没错,当会说话的刘二豆天天发广告的时候,不仅是他当时的收入捉襟见肘,后面的收入也将捉襟见肘啊,同学。
仪式感使得产品具有很高的溢价空间,是企业运用超级IP方法打破经营壁垒和产品价值天花板的重要策略。
越虚的东西好像越受追捧,同时越容易哄抬物价。
对产品的深度参与,是用户基于对产品背后的某种价值确认而被卷入进来的(可以理解为用户对企业价值取向的认可),从而使得这种主动性体现在产品上时有了深度的情感投入,站在用户的立场来看,产品因为用户自身的参与和付出(创造者和被创造者之间某种类似父子或兄弟的情感连接),而生成温度感。用户对自我参与的整个环节,形成了某种仪式化的设定。
就好像我去看创造101是因为Ella说的想当初S.H.E的女粉比男粉多很多,而且大多数人就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希望成为的对象那种偶像。后来的组合或者团体很少有这种现象,但是他们创造101就是希望仍然打造出来女孩子自己喜欢的偶像。这个是戳中我心的。
同时,整个节目的各种镜头啊什么的就也都非常的亲民(当然,除了宣仪、美岐这两位在海外出道过的大佬),就整体让人觉得这些小妹妹就好像自己一样,懵懵懂懂,为了梦想而努力。虽然不能排除有资本家操纵最后结果的可能,但是大多数观众还是相信自己的投的每一票点的每一个赞都会给自己的爱豆带来不一样。所以参与度真的非常高了。
仪式感、卷入感、温度感和众筹感,可以指征基于超级IP由仪式感延展的造物方法。仪式感是场景,也是产品的具象形态,从新的生活方式出发,提供解决方案,超级IP的应用场景更具体而突出。卷入感是内容,也就是背引爆的大众流行,更是最终形成亚文化的标志。温度感是人格,也是差异化的连接属性,是超级IP以人为核心的连接能力。众筹感是用户,也是超级IP的信徒和信众,更加社群化的建设和运营,让产品始终是用户真实的需要,而非无的放矢。
学习了。
时尚的本质是朝生暮死,要赶在“死”前卖出产品。——川保久玲
就这个表达就特别的酷。
快闪店模式正是一种“簇”的打法:积蓄力量、制造话题、万箭齐发、集中引爆
当今消费的既视感文化:我们现在就要,我们拒绝再等
精辟。
商业化的网红是什么?包括以下三个因素:1、符号化、形象化;2、价值观承载;3、不一定是三次元的人,可以是剧中角色,也可以是虚拟形象
事实上,钓鱼人在面对广阔的水面时,往往选择某个钓点倒入大量鱼食,引诱群鱼,形成鱼群效应后,上购率会有极大提高。社群效应不外如是。想要吸引“远鱼”靠岸,需要“内容”来聚集用户。
……如果这时候鱼食已经被吃掉,那么失去鱼群效应后”钓鱼“如何展开,或者展开不充分,都会对内容产业商业化提出挑战,这事社群对商业的第二层意义,也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群运营,不是简单地构建一个阵地把所有粉丝沉淀到该阵地上来,而是合理运用当下社交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视频、音频、会员体系、微商城、贴吧、微信群、QQ群等,由这些渠道矩阵展开形成独特的泛社群运营体系。一度,用喜马拉雅听逻辑思维成为硅谷华人标配的风景线。
我做用户运营真的是从最底层的客服开始做起的。说实话,刚开始跳出客服框架看用户运营的时候,就还停留在怎么把微信群活跃起来,怎么把所有用户弄到微信群里,然后促进黏性、转化啊什么的。但是作者这个泛社群运营体系真的给我很大启发,不一定所有人都要到同一个平台。假如一个产品的底气够强,它可以针对不同的平台发布千人千面的内容,在不同平台上吸引到的客户可以保持因为这个平台而产生的好感,也可以带着这个平台的标签走到同一个平台上。
另外,就不同平台投放不同内容这一项,整体来说,也是用户运用的一种——现在看来,用户、内容、活动越来越难以完整地区分干净呢。
同样为旅行线路,为什么攒那度要主打高端酒店?为什么马蜂窝、大鱼和穷游优选清迈等各种小清新?为什么吴晓波、乐嘉会选择南极?为什么马佳佳选择邮轮游?唯品会天生具备IP电商基因,是特卖场景的升维使然。
三、不太认同的部分
虽然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不如吴声老师那么多,但是毕竟也是在时代洪流中摸爬滚打的人,在商场中多少有几分经验的人,还是稍微有自己的想法。
互联网的本质之一就是去中介化,世界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平。
世界的确变得前所未有的平,但是我还没看出最后会变成没有中介的样子。就如同两个完全不认识的人,你不可能凭空建立联系啊,还是要有一个中介,可能是人,可能是物,可能是平台。
David Riesman说的:“即使没有他人在场,也会聆听某种音乐时,他是在一种想象‘他人’在场的环境里聆听音乐的——他聆听音乐常常是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关系。”
暂且不知道David的上下文是什么,就本书作者引用这话的目的来看的话,我还是不太认同。
以我自己来看,我自己一个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就是为了当BGM,或者抒发自己感情。比如失恋了听一听Justin Bieber的《Love Yourself》,有的时候甚至会变态地专门发到朋友圈只给那一个人看,但是我并不是要跟同类型的人建立什么关系。我只是社交而已。
四、一些不知道的案例
1、基于魅力人格的超级IP
YouTube上的PewDiePie
Facebook上的克里斯蒂安·柯林斯
Vine上的安德鲁 ·巴彻勒
淘宝上:张大奕、雪梨、赵大喜、张林超、金怜佳
斗鱼:七哥
美拍:罗休休、Skm破音
秒拍:Papi酱、艾克里里
喜马拉雅、蜻蜓的主播,微博、知乎的大V和A站、B站的Up主、蘑菇街的红人、nice时尚达人
国外平台:Instagram、Periscope 、Snapchat 、APUS 、猎豹移动
微信公众号:喃东尼“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条,二更,一人食,刻画吴晓波频道、正和岛、悦食中国、毒舌电影、企鹅吃喝指南
2、游戏
奇葩游戏《模拟山羊》
像素游戏《像素鸟》
模拟养成类游戏《金·卡戴珊:好莱坞》
3、优秀APP
“清新系” MONO 、片刻 、ONE·一个
“二次元”催生的“脑洞系”:弹幕视频网站、ACG手游(崩坏学园、暖暖环游世界等)
4、小说
晋江连载、七月新番
5、典型大IP
京都樱花、硅谷咖啡馆、科比·布莱恩特、《九州缥缈录》、《镇魂街》、4月1日的张国荣、春节回家、宜家或HAY、《舌尖上的中国》、Adele每4年一次的新专辑,MIUI每周一次的更新、乐视TV操作系统的迭代、Oculus Rift、HTC Vive、乔布斯、比特币、
6、众筹感
陌陌的状态更新、豆瓣的话题、Quora及知乎邀请作答
如此一整理,更觉得这本书好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