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还没到家就接到了一个家长的电话,是小H的妈妈打来的,小H的妈妈是个挺成功的事业女性,说话办事也是个很干练的人,做的工作也是跟家庭教育有关。她打来电话是为了给我反馈孩子的事情。她告诉我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孩子告诉她自己上课有时看不清黑板,想让我给孩子调下座位。听到这里我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她完全理解错了我的话,我上次告诉她孩子是情绪低落,但是在她听来就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看来她并没有发现孩子真正的问题。
小H这孩子什么都好,各种习惯规则意识都在班里数得着。但有一点:性格过于安静,没有一点男孩子该有的淘气。当然我不是说淘气是好事,主要是这个孩子太安静,我教了他三年,据我观察这孩子在课间几乎不主动找同学玩,而且我很少在他脸上看到笑容。不管干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犯错。这确实不符合正常孩子的天性。
我把这些告诉小H的妈妈,我小心翼翼地询问她是不是在家对孩子期望太高,她立马就明白过来,强调自己的教育方式很民主,从来不逼迫孩子,都是以商量的形式来跟孩子沟通。我问她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强势的人,她表示自己在事业上会强势,但从来不会把工作的状态带回家。她表示孩子的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平时会严格要求孩子,可能这样会造成孩子怕犯错。她接着提出让我给孩子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同时又表达了她怕孩子自信心受打击的担心。我看着她这么矛盾,指出了他们的教育问题:孩子爸爸对孩子过于严格,但妈妈又对孩子过于保护,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妈妈因为忙事业,平时陪伴的任务都交给了爸爸。这样就造成了孩子的角色混乱,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该听谁的。
孩子的妈妈听完笑道,自己平常都是给别的家庭做心理咨询,但是到自己孩子身上那些东西都行不通了。其实我也有同感,在学校里我能从班里每一个孩子身上看到他们家庭教育的问题,但是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突然变得黔驴技穷了。也许这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因为太关心,而关心则乱。
安抚好了小H的妈妈,我心里也很有感触: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一般都与家庭教育脱离不了关系。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都是跟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犯错、一起修正。因为孩子的出生我们才能成为父母,因为学生教育的需求,我们才被赋予教师这个职业。没有了孩子父母和老师这两个职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研究孩子,研究教育。这是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和家长是统一战线的战友,必须团结起来才能给孩子一个连贯一致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