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606)王婷爸爸原创

中午,我和同事去饭店吃水饺。小饭店干净卫生,顾客盈门,尤其是饭点的时候很繁忙。邻桌一位妇女领着三个孩子,惹人注目。她怀里抱着那个在吃奶,腿上坐着那个有四五岁,最大的那个大约七八岁。她显得很不耐烦,大声地咋呼:“老板,水饺好了没有?”
本来我们排在那位妇女的前面,我示意老板先给她们上水饺。然而,水饺刚刚端上桌后,意外发生了,两个大孩子抢同一盘水饺,结果连盘带水饺掉在了地上。
那位妇女勃然大怒,大骂两个孩子,让他们别吃了。两个孩子吓傻了,站在那里不停地流眼泪。大家看不过,纷纷劝说,老板也同意免费再上一盘,妇女才罢休。她恶狠狠地对孩子们说:“回家再收拾你们!”
看着孩子们委屈的样子,我感受很深。孩子犯错的时候,内心是紧张不安的。这时,父母的大吼大叫只会让孩子崩溃,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女儿也打碎过好几次饭碗,当时她自己吓懵了。我只是平静地跟她说:“没事,下次注意,现在去拿扫把过来!”她赶紧去拿,我们一起打扫干净。然后再拿来新碗,重新添上饭菜。
我认为,爱和规矩是教育孩子的两大法宝,完全可以代替大吼大叫。
有的家长打骂完孩子也后悔,许多道理也懂,可就是做不到。建议他看一下《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这本书,也可以看看下面的建议。
首先,家长要自我反思,用爱感化孩子。
我们为什么习惯对外人客客气气,而对孩子大吼大叫呢?因为,如果你对外人大吼大叫,你们可能成为仇人。而孩子因为爱你的缘故,会原谅你的暴躁和坏情绪,但这不应该是你对孩子发脾气的理由。
我们再仔细一点思考会发现, 一个人的脾气性格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小时候父母经常对他打骂,他长大了也不自觉地对孩子打骂。如果不改变这种做法,坏脾气就会代代相传。
其次,家长要管理好情绪,跟孩子好好说话,制定好规矩并严格执行。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严肃,但语气要轻而平和,不要大吼大叫。家长发脾气,只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是无能的表现,对孩子没有任何效果,只会给他留下不好的回忆。
有的家长会说,好好说话,孩子不听,只有吼骂才会听。那是因为,你没给孩子定好规矩并严格执行。如果你和孩子共同制定好规矩,并约定好惩罚措施。当规矩最后内化为行为习惯时,孩子会变得自理,而不是靠你吼叫。
比如去超市购物,你可以提前和孩子列一下清单,确定哪些该买。到时,如果孩子想买不该买的东西,你让他看一下清单,并坚决抵制不合理要求。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心软,否则前功尽弃。
我认为,爱和规矩完全可以替代大吼大叫。有了爱的引导和规矩的约束,许多教育孩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