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风行,班级微信群逐渐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纽带。通过微信群家长和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的了解也更加深入。班级微信群的核心任务和目标自然是家校同心,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我以两种不同的身份加入了几个班级微信群。一是以家长的身份进入了儿子的班级群;再就是以老师的身份参与了我任教班级的微信群。在这些群中我感受到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真诚交流与良性互动,也领略到了优秀因素在班级群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大概人都有贪求的毛病,在群里混时间长了,我偶尔会觉得有美中不足之处,在此略举一二,以警醒自己和他人。
一
每天早上儿子上学后,我都习惯性地看下他的班级微信群,瞅瞅有没有新的通知信息。倒是没让我失望过,每次都会有一连串的信息。但奇怪的是,这些信息绝大多数都不是老师发的,而是家长发的。
“老师,麻烦您告诉XX中午去食堂吃饭。”
“老师,XX身体不舒服,今天先不让他跑课间操了。”
“老师,XX的数学课本我给放在门卫那里了,让她过去拿。”
“老师,XX的水杯忘记拿了,我给送到门卫那里了”
“老师,麻烦您告诉ⅩX,中午我去接他。”
......
当然家长的信息五花八门,涵盖面也非常广泛,同一类的事情往往还有好几个家长发出,有时手机的整个屏幕都被家长霸占了。我不清楚孩子的老师怎么想,但我们做家长的是否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老师能想过来这么多事吗?老师得管理班级,还得备课,有那么多时间帮我们为孩子服务吗?
再进一步说,孩子的这些事情真的就非得老师和家长去给解决吗?课间操真就不能跑吗?既便不能跑是不自己也能请假呢?忘带课本不是可以向其它班级的同学暂借一下吗?其它也是,孩子是有思维的,你不给解决他自己就会想办法,解决不了的,下次他就会避免发生。比如渴过一次,以后记得捎杯子的概率就会增大。我们把孩子的事情都给解决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怎么锻炼呢?看似现在我们是在帮孩子,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个人觉得,家长在班级群里让老师传达信息的做法有些不妥。
二
我们学校今年的寒假比预期要长些,有个别老师认为布置的作业少了,于是在班级微信群中发了电子版的试卷,让学生家长自己打印出来给孩子做。这确实也体现了老师关心学生学习,加强对假期学习的监督等好的方面。但是学生家长打印试卷真的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吗?住在城里的学生还好办些,住在农村的家长上哪去找打印机呢?不打印吧又不合适,一是孩子埋怨,再个家长也不放心啊!别的孩子都做了,就我们孩子不做,是不会落下什么知识呢?
我觉得,老师通过微信群发送电子作业的做法有些不妥。
不过,最近教育部好像明确规定了教师不准使用微信和QQ布置家庭作业。我想,这种现像也就少多了。
三
那天,进入我所任教的班级群,发现一张接一张的图片信息。仔细一看,原来是家长发的学生在家学习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学生的家境不同,住房条件及整洁程度自然会有差异。有的照片采用了模糊处理,尽量让暴露在群里的空间小一些; 有些就选了一个很小的角度进行拍摄,尽量少拍周边的物件; 当然也有家境好些的,房子新,收拾地也好,锃明瓦亮的感觉,这样的照片往往都是清晰大方地展示出来。
我不知道学生们怎么想,换作是我,我是不想随意把自己的空间公诸于群的。我家是农村的,母亲由于农活众多,没有太多时间收拾家务。家里养的鸡鸭牛鹅又多,怎么着也不会整洁到那里去,我肯定是不愿在群里公布照片的。我不知道家在农村的同学是否跟我有共同的情感体验。
从我的角度来看,通过在群里发布照片来证实学习的做法还是有些不妥。
后来,在班级群里看到了班主任的一句话:
“这样的学习环境真让人心疼!”
我确信老师是真心心疼孩子,希望孩子生活在更好的环境里。
我往前翻了翻,发现是学生S家的一小段视频。从视频来看,这是一个农村家庭,屋内陈设简陋,东西成堆但过于凌乱。我印像中农村中这样的家居环境是有不少的。记得,我小时侯家里也类似这样,农村买东西不方便,所以一般东西都不舍得扔,乱七八糟堆在一起,生怕哪天要用的时候再没有。家里也不富裕,但我从来没有感觉过自己的生存环境让人心疼,我还感觉自己能吃饱穿暖很不错的,没觉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我不知道S在群里看到这则信息会有何感?会不会由原来的安之若素到心有慽然呢?不过我了解学生S,她是一个很上进很坚强的小姑娘,相信她不会生活在别人的一句话里。如果她知道当年我也生活在类似的环境中,相信她会更加坦然。
但不管怎么说,在群里对别人进行评价性的描述,还是让我觉得有些不妥。
上边说了这么多,其实也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群,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只是我们都是在群里混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会辐射到群里的每个角落,慎言慎行考虑周全应是每个群中人的自我约束。
记录下这些,一是做自我检查与反思之用,同时也算对他人的一个善意的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