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书·第1天
商鞅方升礼乐,音律,在我们的词汇中似乎暗示着关联。
1
开篇偈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於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王者衡量事物,建立法度,度量事物,定规程的法则,都以六律为标准,六律是万事根本。
《索隐》按:律有十二。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这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这六阴律。《释名》说律就是述,用于述阳气。古律用竹子和玉,汉末用铜。
为什么说是万事根本?《律历志》说推算历法产生律,制定器物的规矩方圆,权重平衡,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没有不用到律的。
赜是玄妙的意思。度量衡是万事的根本,多重、是否直的、多大容量、多深、多远,是否水平等等各种测量是复杂社会的物质流通的基础。
其中又以军事上的运用为重,所以说「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这是多少帝王一直坚信不变的道理。
乐师旷听歌,就知道晋国与楚国的强弱。至于望敌知吉凶,《索隐》说凡是敌阵之上,都有气色,律可以通气,所以通过律可以知道吉凶。
2
武王伐纣,吹律管,听不同的声音,从孟春之律一直到季冬之律,都有杀气,但合于宫声。相同的声音互相应和,这是事物自然存在之道,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吹律听声,古代阴阳家将十二律、五声跟四季、十二月相互配合,用以说明一些社会现象。
《兵书》说战争,太师吹律管,声音合商音,就可以战胜;合角音,则军队频频被扰动,士兵丧失信心;合宫音,军和,将士同心;合徵音,着急上火,军士疲劳;合羽音,兵弱,没有威胁。
3
兵者,也就是军队,圣人用于讨平强暴,平定乱世,夷平险阻,救助危殆。有牙齿和长角的野兽被侵犯还会反击,何况人怀有好恶喜怒?喜欢时就产生爱惜之情,愤怒的时候就以恶毒手段相加,这是人类的性情变化之理。
4
昔日黄帝涿鹿之战,击败了炎帝。颛顼击败主水官共工,以平水害。成汤讨伐南巢,以制止夏朝的暴乱。交替兴起,交替灭亡,胜者当政,这是受命于天。
5
从此,名士迭出,晋国晋文公用舅犯,齐国用王子城父,吴国用孙武,他们申明军约,赏罚必信,最终让国家称霸诸侯,自己也得到封地,即便比不上三代的诰命盟誓,但是深受宠爱,得到君主的尊重,显扬当世,不能不说是光荣!
怎么能和社会上那些不明了国家大事,不知权衡轻重,随意谈论德化,用兵不当,结果大到君主受辱,社稷失守,小到遭受侵犯,丢失国土,国势衰落,而依然顽固不化的儒生同日而语?
所以家中的教化鞭笞不可废,国家的刑罚不可除,天下不可停止讨伐的战争。只是运用起来有巧有拙,实行有逆有顺罢了。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