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这本书是之前一个微信群里分享的pdf文件,当时想着先下载下来,等有时间再看。果然,我最近就记起来要看了。
这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我国北方一个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的研究,书名里已经写的很明白了,可以说是一本早期关于社会学的作品了。没有群里的慷慨分享,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还有写这个的书,而且不知道是机缘凑巧还是特地选的那里,作者是在那个村庄里生活了十多年。所以,文中的描述算是符合实际比较中肯的。
从一开始看这本书,就觉得还挺有趣的,其实文中内容并谈不上有趣,是比较贴合社会实际的,算是属于社会调研之类,可是我却觉得有趣,看的津津有味。有时候就是很奇怪,会有这样的书出现,莫名的对自己的胃口。
也许和自己本身在农村长大有关吧,看到这样关于描写村庄里的人和事,觉得亲切。而我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虽然书是在很多年前就出版的,可是文中的内容却不过时。虽然书中描写的是属于中国北边黑龙江省的某一个村庄,而我生活在的是南方湖南的某个村里,可是书中描写的内容,尤其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与我印象中我所长大的那个村庄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可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不论南北,相关的改革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完全是全国性的,普遍性的。不得不感叹一句,那个时候的人多么纯朴啊,推行一条政策,竟能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取得相似的成效。所谓的南北差异,在当时的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也是不存在的。想要消除某种东西,都可以消弭于无形。
所以说,人哪,最怕的就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历史的车轮必定是滚滚向前的,不同的时代,有属于不同时代的潮流和主旋律。不管是选择跟大流还是保持小众,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记思考,凡事都有多面性,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亲身经历某件事情,变不可轻易下结论。
更何况,即使是经历的相同的事情,你与别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和过往,每个人对事件的敏感度也是不一样的。也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大群人的特征表现,试图来寻找出产生这些行为的某个支撑点,来找出推动这些人产生某种行为的背后驱使,从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对不同群体的行为做出预判,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管自己是多么愿意独处的一个人也好,终究是不可能脱离群体的,只不过这个群体有时候大有时候小。不同的群体特征自然是不一样的。主要是身处在群体中时,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要被撒比群体推着走。
说到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为人底线,只是有时候身处某处,会有这一处的烦恼和局限。“不得已”三字,也时常出现在成人的口中,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有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吗?须得好好思量思量。
最怕的是,作茧自缚。世上哪有那么多束缚呢?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
20180921晚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