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艺术之家
[清]叶燮《原诗》的一点小感受和小摘抄

[清]叶燮《原诗》的一点小感受和小摘抄

作者: 三山 | 来源:发表于2024-01-23 16:10 被阅读0次

    今天很高兴,我终于看完了叶燮的《原诗》。而且在不是特别安静的环境中用较少的时间看完的。我很骄傲自己终于能看懂这类古文诗评,虽然我只看懂了一本。但代价就是在阅读完的时候手很酸,久坐后屁股又很痛。

    叶燮在写这部诗的时候,其实运用了很多辩证的思维,他经过全面地思考和比较,批驳以前和当时的诗文评中主张学习某一家的做法。认为当时明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不利于让诗工。像一般意义的学习诗可以学习某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个人,但是如果想让诗变得更工、精到、更上一层楼就不能专从某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个人学习,而是要既要关注诗的源也要关注诗的流:“既不能知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一一剖析而缕分之,兼综而条贯之。徒自诩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他提倡善学诗的人要会“格物”:“吾故告善学诗者,必先从事于‘格物’,而以识充其才,则质具而骨立,而以诸家之论优游以文之,则无不得,而免于皮相之讥矣。”有关诗的正变、源流,他认为学习诗后的成果有对前代的继承和创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把为学得像前人或者不像前人作为目标去学诗、作诗,那么诗的技术、水平、能力就不会得到真正提升。诗的正变、源流既和社会时代有关,也与诗自身有关:“此以时言诗,时有变而诗因之。时变而失正,诗变而仍不失其正,故有盛无衰,诗之源也。吾言后代之诗,有正有变,其正变系乎诗,谓体格、声调、命意、措辞、新故升降之不同。此以诗言时,诗递变而时随之。故有汉、魏、六朝、唐、宋、元、明之互为盛衰,惟变以救正之衰,故递衰递盛,诗之流也。”所以不管是从源或者从流学习作诗,这两者或许都不全面。也许功夫还得再下得深一点,而不是在历史中截取哪一段,盲目效仿和跟从。拥有自己的风格、能写出真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吾愿学诗者,必从先行以察其源流,识其升降则执其源而遗其流者,固已非矣;得其流而弃其源者,又非之非者乎!”“窃以为相似而伪,无宁相异而真,故不必泥前盛后衰为论也。”

    在论述诗的演变或者研读诗的顺序上,他用树做了很好的比方。想成长为一棵屹立不倒的参天大树,这些环节和过程断然是都少不了的:“故不读『明』『良』击壤之歌,不知三百篇之工也;不读三百篇,不知汉魏诗之工也;不读汉魏诗,不知六朝诗之工也;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之工也;不读唐诗,不知宋与元诗之工也。夫惟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之而广大之。使前者未有是言,则后者亦能如前者之初有是言;前者已有是言,则后者乃能因前者之言而另为他言。总之,后人无前人,何以有其端绪;前人无后人,何以竟其引伸乎?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

    他在后面专门提出了中国诗学的三位巨匠:杜甫、韩愈、苏轼,如果急于了解或许可以从这三位的诗集中入门。

    那怎么才能学好诗呢,他用造房子作比喻。房子的基础就是一个人的胸襟,能工巧匠搭建的房屋结构就是文章技巧,而房屋内部的装饰就是文辞的藻绘雕饰。而且在个人的能力方面他还强调要有才胆识力。在诗文的表现方面他主张内容要达到理、事、情三者的统一,使之内化于诗的整体意境中:“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

    这篇文论写得也特别有文采。很多句子对仗,排比的气势也是随手捏来,字里行间充满了一定的哲思。背下来也很好。但是,作者最后也难免陷入一个自己所厌弃的思想陷阱中,那就是他说不要不全面的学,不要把学习限制在某一种文评和思潮上,但他自己又觉得前人的诗评都不全面,而且是有害的。但实际上要写学得全面,那就是谁的文评都得看过,了解过,最后还能产生自己的想法。看来谁的说法也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毕竟会写诗文的没怎么留下批评文章,而会写批评文章的又没有留下惊人的诗作。

    读完他的文评之后,给我留下一个印象:学习的思维不应该有所局限,无论是今人、古人或者身边的人,只要是能有所取材、有所学习,谁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和对象,对象也不一定就是会说话和写字的人类。后天的练习和被激发的天分,再加上用真情实感去表达,就会有好的文章出现。或许不去想着做诗才能作出好诗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叶燮《原诗》的一点小感受和小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t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