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一百五十八天
亚当·斯密曾说,只要每一个人都竭尽所能地管理好自己的资本,使其价值最大化,就能支持本国产业……从主观上讲,他的确并不想提高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对公共利益有多大帮助……他的目的仅仅是促进个人利益所得……他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在实现自己利益的过程中,无形之中增加了公共利益。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可以更多、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甚至比他真心希望促进社会利益时还要有效。
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学的《礼记·礼运》的一段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想象总是美好的,可现实总是残酷的,所谓大同社会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社会呈现给我们更多的现实是,人们倾向于理性地从自己短期的最大利益出发,但每个人的行为汇集起来的结果却是所有人都不想看见的。
有限理性是指人们会基于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关联度不高,不熟悉的因素,因此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难以从整体出发,也就不是最佳的决策。
大多数人并非无所不知、理性的乐观主义者,相反,大多数人都是浮躁的“自足自乐者”,在做下一个决策之前,往往试图最大程度满足当前的需求,我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尽力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但却只能基于自己不全面的信息进行思考,除非有他人协助,否则大多数人都只能从自身一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做出决定。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弱点,是我们每一个人共性,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观念,这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只是我们得认识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为什么读史使人明智,那是因为去和古人交流,站在第三个人角度看待事物,为什么要去参加学习,为什么要去多和人交流,多听别人的意见,就是要得到更全面的信息,之后才能做出最佳的决策,而不是仅仅基于自身的有限信息进行一个冲动的决策。
2018年8月31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混沌学员/94后/骑行者/终身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