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中有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把婚姻比作一座城,城里住着的不单是一双人,还有一对心。从前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在城里不知过了多少日夜,脑海中闪过多少瞬间,才能历劫飞升。经此一劫,明白了婚姻,懂得了爱。
看惯了现今的速食婚姻,听着日渐攀升的离婚率,深深留恋木心先生从前慢的生活:
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守一份旧时光,把新衣看成旧裳,把新妇看到老妪,这样日子里的婚姻才是向往的模样。
一、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每每读到苏轼的这首词,总是被苏轼和王弗之间的夫妻情感动到落泪,我认定这是所有悼亡诗句中最好的怀念妻子的词。
19岁的苏东坡与16岁的王弗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二人恩爱情深,夫唱妇随,朝夕相伴。在生活上,王弗不仅是善良贤惠的妻子,也是陪她朝伴夕读的良师益友。苏东坡性格豪放耿直,虽饱读诗书,但却放荡不羁,为人不谙世事,缺少心机。而王弗出自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是非分明。在苏东坡为官后,王弗就不断提醒胸无城府的苏东坡,为人处世要远离阴险狡诈之人。每当有同僚下属登门拜访,王弗便躲在幕后倾听他与客人谈话。但苏东坡绝对不是妻管严,而是苏东坡的贤内助,正因为有了王弗的意见和主意,才使苏东坡在官场上少了很多的挫折。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苏轼的打击是沉重的,不光是心中沉痛,精神上的痛苦也不言而喻,于是便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夫妻之中,情深必定苦楚。有了深情男必会有痴情女,管道昇便是其一。
二、生同衾死同椁
管道昇是赵孟甫的妻子。他们相遇时,管道昇已经27岁了,那年赵孟頫35岁,他们是大龄男女。赵孟俯年纪还可以理解,毕竟他11岁父亲去世,25岁南宋瓦解,丧了父又丧了国的落魄书生,无妻无子倒也正常。管道升27岁还未出阁,或许是因为她才情太高,她诗书画俱佳,中人之资,一身傲骨。
他们的结合,算是天造地设珠联璧合,应了那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日子久了,难免生出厌倦,所有的情感都抵不过时光的消磨,爱的温度渐渐降低。
那日,赵孟頫试探的问她:“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竹叶、竹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大意是陶渊明和苏轼都有小妾,我也想纳妾,你只管做好原配夫人就行了,他的意图非常明显。不知道当天夜里管道昇是不是睡着了,我想她必然会想起从前的朝朝暮暮,心有不甘。
后来,她提笔写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是最后的挽留,她已经做好了他离去的准备。赵孟頫看了,泪水溢满双眼,还会有哪个女子再这样爱他?此后,他再也不提纳妾半字。
有时候女人,认定了一个人,飞蛾扑火也不觉得痛苦。
三、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浮生六记》有一句话: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闲暇的时候与你一起站在夕阳下观赏黄昏美景,吃饭的时候笑着问我粥还是不是热的?这是多么浓情蜜意的意境啊!生活虽然简单,但在平常的话语里又藏着多少深情!
这句话是在沈复的妻子去世多年后,沈复写给妻子陈芸的。而《浮生六记》的《闺房记乐》里主要讲述了沈复陈芸之间的甜蜜过往及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
陈芸不仅是沈复的妻子,还是他的表姐,沈复的舅舅早逝,所以陈芸自幼家贫,学了一手不错的女红,陈芸又自学认字,她性格活泼,所以二人的婚姻中有很多的乐趣。
陈芸跟着沈复漂泊了23年,最后生病,因为家贫没钱治,并最终去世。陈芸知道自己家中贫困,硬撑着不肯去看病,在最后己知天命之时,她还想着给沈复择女纳妾。
他们夫妻梦想着过上男耕女织,归隐田园的生活,可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和时代的背景,他们并未过上这种理想的生活,最终只剩沈复孤苦伶仃苟活于世。
如果情深,苟活一世的人该是多么痛苦!
生活平平淡淡,在似水流年中,在一粥一饭三餐四季中,两个人就这样老了,如果能够相守白头、相敬如宾那将是怎样的深情?
现今社会很少看见这样痴情的一幕。我们的一生很长,我们的一生也很短,祈愿世上有情人在一日一夜的时光流逝中,把如纱的岁月过得越来越厚重,每一天里惜君如常才是最好的深情!
22年度写作营第135篇 (主题文)1863字 累计22101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