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课第七课:黄茶的基础知识与白茶的详解
一、茶叶的鉴定:
1、采摘时间、季节对茶叶品质都会产生影响:绿茶明前最好
2、春茶、夏茶、秋茶,每种茶都可以有,侧重点不同。不过采摘品质是递减的
3、新茶、陈茶的鉴别:当年的为新茶,隔年的为陈茶:绿茶当年的好,红、黑、青茶因加工工艺、有可能陈的还醇厚些。
4、劣变茶:有霉味、烟味、酸馊味、焦气味、其他异味的,都要不喝了
5、假茶的鉴别:从感观、化学分析上来看,一般还是看、尝、摸
备注:最好不要网购茶叶,最好是亲自品尝再购买
二、影响茶叶品质变化的环境条件:避光避湿避高温
1、绿茶、黄茶需要冷藏
2、氧气:易造成氧化分解,绿茶不能被氧化
3、光:不仅指阳光,灯光等也会促进茶叶变化
三、黄茶的基础知识:
1、黄茶属于小众茶,是在绿茶杀青、揉捻工艺之后,增加了渥堆闷黄工艺,让茶叶变黄、茶汤变黄、叶底变黄的过程
2、制作工作:鲜叶采摘、杀青、揉捻、渥堆闷黄、干燥
3、黄茶分类:
(1)黄芽:采摘芽头
(2)黄小茶: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
(3)黄大茶:一芽三叶
四、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易储存,有保健功能
(一)按鲜叶采摘分类:
1、白毫银针:春天采摘芽头
2、白牡丹:一芽一叶或两叶
3、贡眉、寿眉:一芽三叶或四叶
(二)制作工艺:鲜叶采摘----萎凋----干燥
1、萎凋需要薄摊,不能重叠,且需要72小时以上
2、生晒:属于自然萎凋,运输过程中不能闷,要摊晾开
重点:看茶制茶
(三)白茶的含水量:不得超过8.5%,这是白茶的生命红线
(四)分类:
1、按形态:饼茶、散茶
2、按年份:新茶、老茶
3、按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4、按海拔:高山、平地
(五)按品种分类的茶叶特点:
1、白毫银针:芽头,满披白毫,不用压饼,最好是当年喝
2、白牡丹:一芽一叶薄叶青冈从叶,形似牡丹,芽叶连枝,不压饼
3、寿眉:与白毫银针、白牡丹来自同一品种的茶树,基本上看不到芽,可压饼,但当年不压,最好是放几年再压饼,散茶陈化效果要好一些。
4、贡眉:与寿眉的茶树不是同一品种,一芽三叶或四叶,略带小芽头。可压饼,也是存放几年后再压饼。
饼茶是为了方便运输也存储,是白茶的再加工茶,而且压饼后内部也会发生变化
5、新工艺白茶:发酵度高一点,茶汤颜色会深一点,带花果香
(六)白茶的保健功效:
1、降三高效果明显
2、清肝明目,保肝护肝
3、降火清炎很利咽
4、抗氧化搞病毒,清热解毒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防暑降暑,属于凉性茶。冬天可以煮老白茶时,加点陈皮,中和一下。
(七)冲泡方法:
1、择器:
(1)盖碗先白瓷的比较好
(2)白毫银针、白牡丹可以用透明玻璃杯冲泡,可观汤色,观茶叶
(3)煮老白茶时,可用透明玻璃壶,是为了茶味不被吸
(4)不能用紫砂壶,因为紫砂易吸味
(5)也可用大玻璃杯冲泡,是为了方便,只取其保健功能
2、水温:100度,白毫银针也是100度。
浸泡时间:快速出汤,第四泡后可适当增加一点时间。出汤时不留汤底。
投茶量:1:20
冲泡注水:三点钟方向,定点注水,第三泡可用环壁注水
(八)好白茶汤的标准:
1、看上去:澄澈清明,不浑浊,白毫银针汤色淡淡的,毫香蜜韵,白牡丹淡黄色
2、尝起来:口感稠厚,润滑甘和
3、闻起来:落水有香、馥郁悠然
(九)白茶品饮误区:
1、忌久泡闷泡,最好茶水分离
2、忌久煮,一般煮2-3分钟就可以了
3、出现巧克力味、酸霉味、青梅味最好不要喝了
4、受潮后晒干的茶叶也不能喝了
5、夏天喝白毫银针、白牡丹比较好,冬天煮老白茶加陈皮比较好
6、喝酒一小时后,喝白茶,解酒效果比较好
(十)白茶的存储方法:
1、密封、避光、干燥、防异味
2、锡箔袋存储比较好,可以多包几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