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U型理论》的时候,书中说道:“小我”是过去的自己,过去的自己总是围绕自己为中心去思考事情,发现事物,看待问题。
而“大我”就是未来的我们,未来的我们可以跳脱出习惯性的思维和行动,去发现、去感知、去提升。我们站在界点之前,时刻准备跨越,改变我们自身的盲点。
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是否能够将过去的“小我”连接未来的“大我”?让在教学道路上的我学会如何在其中放下“小我”,回归“大我”的真谛。
一、真正的教育是源于内心的
听过与吴国珍教授的对话,更加坚信真正的教育源自于自我向内的积极寻找,源自于师生心灵彼此敞开的滋养浸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吴国珍,是《教学勇气》这本书的中文译者。通过这本书吴国珍与自己相遇,与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相遇。终于与帕克·帕尔默先生相遇,开启了超越国界的心灵对话。
帕尔默《教学勇气》启迪教师勇气更新叙事探究开放养心氛围,唤醒教师把真我的生命活力带入教育教学。我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唤醒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爱需要勇气,面对一切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更要相信,爱是双方面的,通过人与人的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其实教师的爱需要更大的勇气。无论是从教多少年的老师,在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恐惧。这些恐惧是多元化的,来自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可能是学生带来的恐惧,可能是教学带来的恐惧,更可能是同事或领导带来的恐惧,甚至是对自身的认同感薄弱,而带来的恐惧。就好像《U型理论》中提到的,在下潜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碰到学习的障碍,这种障碍就是“没有说出你想说的”,因为周遭的环境迫使你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观念,去迎合被人的观点,渐渐地我们可能会丧失说出内心想法的能力。
所以发自内心的教育需要我们的勇气去克服我们的恐惧,往往机遇与挑战同在,恐惧与勇气同在,关键是我们选择如何看待问题,是否能从下载的场结构中转变、跳脱出来,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二、教育场域的进化三阶段模型
吴教授认为用U型理论解读当今教育场域的进化,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阶段,高脚杯阶段。到达自然源头的人较少,处于下载的过去模式中的人还较多。依此类推分别有以下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蘑菇阶段。
第三阶段,葫芦阶段。
三、个人思考
相信当下场域的力量,连接“源头”,让自己的教育场域更加通透,将“有”与“无”连接起来,最终达到开启个人或团体的洞察、直觉、想象力的目的,U型理论尊重“认识自我”的伟大智慧传统,突出激活U型当下场域力量的关键前提——引导注意力场结构趋向“源头”,自我警觉,停止“下载”习性,更深微传达U底链接上“源头”的意识状态:个人放下过去,向当下打开自己,“放下”和“接纳”,链接“小我”和“大我”。场域纯净,时间放缓,空间开启,体验质感,宁静空明,注意力、身体和思想合一,融入一个更大的存在。
U境教育场域进化,就是开放教师叙事探究和心灵成长形神相生的场域氛围,滋养教师把内在真实力量带入教育教学,有勇气直面,拥抱恐惧阴影。宁静洞悉可好可坏的意识能量,顺势转化,穿越恐惧,促成注意立场结构的实时内在状况趋向“源头”的变迁,“源头”滋养知行合一的原创力。
注意立场结构越是潜入深层,日常意识越是容易自然穿越,内心恐惧,向“源头”敞开,个人和团队就越处于积极的一级,个人日常意识越向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深处敞开,场域氛围就越纯净安全,越容易连接“源头”。对认识自我的智慧传统越有体验,越不自主的敬畏、感恩,极度挑战中就越有潜力拨云见日,与直觉、洞察力、创造力相遇。
静下心来不妨思考一下,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你有这样的倾听经历吗?往往教师的倾听也是注意立场结构下潜的一种方式,这是能够改变我们习惯性思维的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但是作为教师的你不妨仔细想一想,我们是否真正做到完整倾听学生的诉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