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搜刮了很多育儿书,开始像备考一样填补这门课的空白。
在看了一堆如何喂养护理的知识点后,《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让我眼前一亮。尽管此书的第一受众是孩子处于少年期、青春期的父母们,但我发现其中所述的沟通法则具有普世意义,不仅适合各个阶段的父母,也适合各个阶段的成人。
一
我们先看亲子领域的沟通。首先回溯亲子沟通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孩子会的言语越来越多,长大后,却和父母距离越来越远?
1、在孩子面前,父母惯用虚假自我代替真实自我
记得美剧《摩登家庭》里有一集,妈妈克莱尔在镜头自述时说,孩子不需要知道你真实的过去,他们只需要知道你口中的过去,就算他们无法达到你的“假我”所树立的标准,总比他们糟过真实的你要来得好。于是,曾和男友夜闯私人泳池的轶事被专注学业的乖孩子形象代替,在精心维护的虚假自我保护下,克莱尔站在训导儿女的道德制高点上,成了家人口中“永远是对的”那个人。
并没有神圣仪式来开启我们成为父母的这一刻,但我们在内心已给自己戴上了一顶桂冠,为人父母者,即为向导,即为榜样。当我们以“人”自我定义时,我们允许自己犯错,允许情绪情欲的存在,但当我们以“父母”自视时,我们不允许自身有“人”的部分展露在孩子面前,仿佛那是对“父母”形象的亵渎。
心情失落时,却在孩子面前保持平静;孩子做错事,想办法演绎自己的生气。在隐瞒和夸大中,我们人工调控孩子的环境氛围,让几近完美的虚假自我带领孩子走向我们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2、在孩子面前,父母过度使用权威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为他们买吃买穿,他们对父母生存上的绝对依赖,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孩子是我们家的,是属于父母的。我们辛苦劳作养育出的孩子,自然是我们的劳动果实和成就。加上父母比孩子多出几十年处世经验,让我们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先天握有话语权。传统儒家文化对父母地位的重视,更让这种权威感深入人心,甚至不容置疑。
亲子关系一开始就是倾斜的天平,父母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方法去主导沟通,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比如以零花钱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或也将劳动作为惩罚手段的一种。这样的优势倾斜可以让我们较快捷地规范孩子行为,父母的权威地位,让我们在教育上看到一条捷径。
然而,权威不是一种属性,它是一种资源,若利用过度,也会耗竭。当我们沉溺在权威带来的控制感中,上瘾到看不见和孩子沟通的其他可能性时,就算仍认为自己身在高堂,孩子眼中的你也渐渐变成了一只纸老虎,因为日渐独立的他们有了更多判断力和自主权。倾斜的天平随着孩子长大会慢慢平衡,甚至反转,习惯依赖权威控制孩子的父母将发现,手中的主动权不再有效,这条捷径通向的是一条死胡同。
3、将立体的孩子面谱化
从芒格所描述的人类误判心理中,会发现我们有放大自我和简化他人的倾向。放大自我包括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会吸引很多注意力等,简化他人则包括第一印象偏见、标签化分类等,不仅对陌生人如此,对朝夕相处的家人也会如此。
当孩子扔下乱成一屋的玩具,跑去别的地方玩耍时,也许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做事不负责任,在沟通前,就在内心给孩子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也许事实是孩子还没有学会整理玩具的方法,他不是不作为,而是不知道如何作为,又或者他为了遵守和朋友的承诺打算先去外面赴约,之后再回来进行整理。
在评判他人时,我们往往会忘记事件中的情境因素,而直接归因于当事人。于是,片面的评判在内心生成,先入为主,使沟通从一开始便带着父母对孩子的单方认知,言语变成了质疑和审判。也许孩子本要告诉我们一个精彩故事,但我们只看到封面就放下了,认为自己早已看到了结局。最终,我们错过了孩子的故事,却沉浸在自我认定的猜想里,以为这些便是我们眼中的事实。
虚假自我、滥用权威、标签化评判,算是亲子关系中的三大沟通障碍。换个角度看,这是否也是职场中与同事、恋爱中与恋人、社交中与朋友的沟通障碍呢?
本书将亲子沟通间的障碍细分为十二种,并在附录中加以相应情境的说明,分别为:
1、命令、指挥、控制
2、警告、训诫、威胁
3、规劝、说教、布道
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
5、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
6、评价、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
7、赞扬、表示赞同(指名不副实的赞扬,以及养成赞扬依赖性)
8、归类、嘲笑、羞辱
9、解释、分析、诊断
10、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指浮于表面或试图改变感受的安慰)
11、调查、质问、审问
12、退出、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
其实,也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你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如何对待你,就不要用类似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孩子。
二
认识到问题所在后,精华部分便是如何解决了。《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全书便是围绕问题解决而进行。
第一步,裸露真实自我。
有一种带娃方式叫“袋鼠式育儿”,尤其对于早产儿的护理,宝宝被抱在妈妈怀里,进行无衣物阻隔的肌肤相亲。小宝贝感受着妈妈的体温和心跳,身体变得暖和,状态变得满足和安宁。比起保温箱,袋鼠育儿护理下的婴儿成长更快。
裸露的肌肤让初来人间的小生命感受到了我们的爱和存在,我们一开始便是赤诚相见,为何随着孩子懂事,反而将自己笼罩在为人父母的外衣下,让孩子见到计划好的一面,而将真实情绪收在心底?
当孩子日益成人,也许我们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越来越多自己的影子,无法控制的脾气、永远凌乱的书桌、无法自拔地陷入一场单相思,孩子的人性日益显现,和我们的相似点越来越多,本来可以成为人性之路上的战友,而我们却在为人父母的神性之路上越走越远。
接受过PET培训的父母回家后,开始尝试和孩子真实地沟通,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开始不那么厌烦我了,他们甚至说,爸爸,我喜欢现在的你,不像以前那么虚伪。美剧《摩登家庭》里的克莱尔最终和女儿承认了自己尴尬的过去,也许她失去了作为父母的完美形象,但她从高高的神坛走进了女儿心里。在女儿也有可能遭受全校耻笑的时刻,让最真实的自己和她站在一起。也许无法解决所临问题,但他们重新建立了信任,不是基于父母权威的慑服,而是基于人性共通的理解。
第二步,界定所面对的问题
本书一开头便对亲子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了分类,根据需求满足情况,分别是“属于孩子的问题”和“属于父母的问题”,良好的沟通方式应使这两类问题都减少,扩大“没有问题”的中间区域。
“属于孩子的问题”指生活中孩子的需求受到影响,和父母无关的情况。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和好朋友吵架,这个问题是孩子自身遇到的,是属于孩子需自行解决的事情。很多父母抱怨,养育孩子占据了自己太多时间,回过头看,是否每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张开保护的翅膀,帮他们包办了很多本该由他们自己处理的事情?小到洗衣穿鞋,大到作业订正,我们仿佛在过两种人生,怎能不手忙脚乱呢?
“属于父母的问题”指孩子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行为结果影响到了父母的需求满足。比如孩子在客厅和朋友玩耍,过于吵闹,影响了自己的阅读思路;或者孩子参加活动忘了时间,让你在约定地点焦急等待。
细加一类,还有一种是“属于双方的问题”,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相互联系,且会同时受到影响的情况。比如孩子早上起床总是磨磨蹭蹭,导致上学过晚,也影响到了家长的上班时间。
后两者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共同参与解决。无论是哪种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沟通前提,那便是看到父母和孩子作为两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虽是父母,除了奉献,我们也有自身的需要;虽为孩子,未全懂事,也有值得尊重的需求。
界定问题便是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不仅看到真实的自己,也能看见对孩子的尊重。
第三步,进行同理沟通
面对不同问题,本书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思路。
对于“属于孩子的问题”,让我们收起帮忙的双手,让“积极倾听”助孩子一臂之力。所谓“积极倾听”便是主动向孩子了解他的情况和情绪,坚持不评判、不给建议,通过提问和复述的方式,让孩子在倾诉中自己理清现状,感知内心情绪,甚至找到解决方案。
试想,当我们向别人讲述所遇问题时,我们是喜欢不时加以评论、给予建议的过来人,还是喜欢专注聆听、给予同感的倾听者?哪怕是再好心的建议也可能只是单方判断,反而让人落得自以为是的印象。同理式沟通并不是干预,而是化身成一面镜子,照见对方,让孩子看见镜面中的自己。
对于“属于父母的问题”,让我们收起家长的架子,让真诚的“我-信息”搭起沟通桥梁。所谓“我-信息”便是我们的真实感受,不是“父母”的感受,而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真情实感。
当孩子太过吵闹而让我们无法工作时,我们很可能会冲到孩子面前,严厉指责一番,没收起他的玩具,让他蹲在思过处冷静。“气愤”,这自然是我们当时的真实情绪,但它可能并不是“首要情绪”。
也许当时工作不顺,焦虑情绪让我们成了易感体,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在内心搅起大浪。自身的焦虑才是对孩子气愤的根源,我们将首要情绪转嫁给了他人,变成对孩子的不满。
当我们的需求被孩子侵扰,心有情绪时,首先需要自我认清内心情绪的真实面目,我们不需要父母身份的代言,也不要被强烈情绪抢先代言。然后,让我们以独立个体的面貌,向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
这里可以套用面对冲突时的意识模型,包括感官、思维、情绪、需求方面的表达。比如“宝贝,妈妈在房间里都能听见小卡车轰隆隆的声音了(感官:接收到的环境信息),妈妈不想打扰你的玩耍时间,但我确实有一个工作方案要完成(思维:怎么看待),卡车声让妈妈觉得很烦躁,写不下去了(情绪),你可以放低声音,让妈妈安静思考吗?(需求)”
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的沟通方式,只要我们能真诚描述我们的处境和心情,并不一定要死套模板。关于解决方法的应用情境,书中有很多来自家长的实例,易懂,且具有生活性。
对于“属于双方的问题”,自然是倾听和表达并重。因而,此处的同理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同理孩子,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去同理他们的处境、感受;二是同理自己,看到我们自己的内心,在任何行动和评判之前,先同理我们的自我需求和情绪。
第四步,寻找解决方案
对于“属于孩子的问题”,寻找方案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只需倾听和引导即可,包办只会剥夺属于他们的成长机会。
对于“属于父母的问题”,第一种解决方案是改变我们自己,通过改变视角或提高对孩子行为的忍受度,让冲突变成可接受。比如将晚归时间从10点延迟到12点,承认孩子成年后的社交需求;第二种方案是改变环境,比如嫌孩子在家里太吵闹时,将孩子带到图书馆,他们读书,我们工作,相安无事;还有一种方案是改变孩子,比如上文的例子,一种方式是强迫孩子蹲思过处安静,一种方式是通过沟通让孩子主动降低噪音。
对于以上方案,书中将其归类为有输赢和双赢两类。当我们为了满足孩子需求自我牺牲时,是孩子赢了父母输了;当我们为了坚持自己需求,控制孩子行为时,是父母赢了孩子输了;当我们双方需求都得到满足时,父母和孩子便都赢了。最后一种,是本书所提倡的无输赢或共赢的方案。
尤其对于“属于双方的问题”,一味让孩子赢的父母容易失去自己的成人生活,一味让孩子输的父母容易让孩子越来越叛逆权威。当最后方案是双方讨论后的共识时,孩子会更愿意去尝试,而父母也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比如上文的例子,当妈妈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时,孩子说,还是很想玩小卡车,双方的需求产生了冲突。
“那要不这样,你带着小卡车,妈妈送你去隔壁小明家,和小明一起玩好吗?”
“小明总是抢我的玩具,我不喜欢他……”
“那你带一辆小卡车,再带一辆小汽车,把小汽车分享给小明玩,也许他就不抢你的小卡车了~”
“好吧,那你一小时后来接我好吗?”
“好的,宝贝”
可能这不是妈妈心目中的首选方案,但至少赢得了双方共识,一定程度上同时满足了双方需求,避免了呵斥、闹脾气、惩罚等耗能量的场面。
第五步,追踪方案效果
你会发现,这五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当共识方案出炉,我们需要观察评估它的解决效果,当环境或情况改变时,再回头和孩子沟通,再商议出更合适的方案。
三
跳出来看,这种沟通模式是否也适合夫妻之间,好友之间?这是一种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来建立亲密关系的途径。我们和孩子有抚育关系,有教养关系,但要做能和孩子一生保持亲密关系的父母是有难度的。
越亲密的人,越有可能为了对方而失去自我,但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两个独立个体之上的。亲密关系不是1+1=1,两个人最终活成了一个人,有个自我被吞噬其中;亲密关系也不是1+1=2,我们生活在一起,但界限分明,毫无影响;亲密关系是1+1=3,我们的个体没有消失,独立存在,也互相影响,甚至可以创造出更有能量的集合体,支撑彼此的生命旅程。
通过怎样的方式互相影响,创建更强大更有能量的亲密关系,便是本书的意义所在。个人觉得,这不是一本字面意义上的亲子育儿书,而是一本沟通秘籍。
【附此书的人际关系的信条】:
你和我建立了一种关系,我珍视这种关系并希望它能够持久。然而你和我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的权利。当你试着满足你的需求或者你在满足自己需求遇到问题时,我会试着真诚地接受你的行为。
当你和我分享你的问题时,我会试着用接受的态度倾听,并用我的理解来帮助你寻找你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让你依赖我的解决方案。当我的行为干扰了你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为你带来问题时,我鼓励你坦诚地告诉我你的感受,在这些时候,我会倾听你的感受,然后试着改变我的行为,如果我可以做到。
然而,当你的行为干扰了我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导致我对你感到无法接受时,我会与你分享我的问题,并坦承告诉你我的真实感受,相信你会尊重我的需求,会倾听我的感受,然后试着改变你的行为。
当我们两个人都无法改变我们的行为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并发现我们的关系中发生了需求冲突时,让我们自己来解决每个冲突,不使用任何一方的权力,以对方失败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胜利。我尊重你的需求,但是我也必须尊重我自己的需求。因此让我们不懈努力来让我们不可避免的冲突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你的需求将得到满足,而我的需求也会得到满足——没有人输,我们都会赢。
这样,你可以通过满足你的需求来获得发展,我也同样可以。我们将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因为它能令我们都感到满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我们的潜能,可以将相互尊重和爱作为双方的纽带,友好而和平地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