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自己,心怀敬畏,厚德敦行
恒生资管集团 副总裁 何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即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史记·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唐代韩愈在《贺太阳不亏状》中道:“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
自古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心存敬畏的传统。比如,敬畏上天,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就会敬畏老天爷。
老天爷是仁慈的,厚德载物。老天爷是公正的,扬善惩恶。老天爷也是严厉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观念:人在做,天在看,三尺头上有神明。亏心事做不得,肆无忌惮也不行。
心有所惧,才能行有所规。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出卖朋友,不丧天良。正是靠着这份敬畏之心,我们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
俯仰天地,心存敬畏,上天才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显得格外谦卑。
心中有德,才能身有所正。最好的品德看起来就像河谷、峡谷一样,非常空旷,里面没什么东西。因为没什么东西,所以可以放进值得放的东西,如果装满了东西,就什么都放不下了。
比如废品收购站、垃圾站,还有家里的储藏室。很多时候,我们再想往里面放些什么东西,都已经放不下了。所以,我们永远要腾出最好的地方,放最美的东西。
上德者的心永远是空旷的,他永远把自己的心放空,让心像空荡荡的河谷、峡谷一样,能容纳整个世界。
和任何人打交道的时候,你都要特别注意,如果一个人习惯说“不”,那这个人目前还不行,他不是上德之人。上德之人没有“不”,他接纳一切。如果大海对小流说不,它就不是大海,也成不了大海。为什么?因为他拒绝。
大海就是因为不拒细流,无数条细流才能汇集为大海。上德也是这样,他必须容纳更多的世界,才能让自己的世界尽可能地丰富。一堆堆土石可以聚成整座大山,一条条溪水可以汇成一片汪洋。所以,不择细流,不拒寸土,才是上德。
对人生来说,“细流”不仅仅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也是各种疾病、灾难、违缘和厄运。在上德者的心中,一切都是生活赐予的最佳礼物。老子真是了不起。
最洁白的东西,看起来就像黑的一样。也就是说,最高洁、最伟大的品格,看起来跟大家都差不多。换句话说,修道修到一定的时候,也就和光同尘了。
与愚蠢硬碰硬拼个头破血流,岂不更愚蠢?人这一生,难免和愚蠢为伍,要学会向愚蠢低头。
品质非常好的人,往往是看不出品质的,因为他和光同尘,让所有人都舒服,谁都觉得他和自己是同一类人,其实他心中有自己对品行的守候。
最伟大的品德,最博大的胸怀,看起来总像有缺陷似的。为什么?因为他不张扬、不骄傲。品德越好的人,越会觉得自己不足。比如那位德国朋友,他告诉我,自己以前很喜欢去探索未知,在韩国、日本、中国都留过学,中年之后才发现,世界这么大,就算用尽所有生命去探索未知,也没有办法探索得完。
这也是一种胸怀。接触的越多,人就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越是有智慧,就越会觉得自己没有智慧。所以,永远都要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少,永远敬畏未知。
只有瓶子里的蜘蛛才会觉得自己是女王,当它从瓶子里出来,进入一片广大的天地时,它才会知道自己的渺小。同样道理,乌龟如果只生活在水洼里,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庞然大物,如果进入大海,就会发现自己太小,世界太大。人如果一辈子都待在船上,就会觉得船是整个世界,他了解船上的一切,就觉得自己太了解世界了,世界也就这个样子。
所以,越是精进修行,德行越高,就越会感叹真理的无穷无尽,感叹世界的神秘莫测,也越会变得谦虚低调。为什么?因为,他发现世界上还有很多比自己——甚至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自己真的不值一提,所以他不能不谦恭,不能不低调。
如果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足,就说明你开始有广德了。但觉得自己不足不意味着没有自信,广德者是有自信的,德就是一种自信,是大道在自己身上的一种体现。
大道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才是广德之人。
所以,广德之人虽然有自信,但能包容更多的东西,也会永远敬畏自己所不知道、不能及的世界。
一个人,别人非要打倒你,你控制不了,但你自己可以做到不把自己打倒。人活着,打击是正常的,但你自己心里要有谱气。
勇猛精进就叫建德。德行上越是勇猛精进,看起来就越像在偷懒;越是不在德行上下功夫,追名逐利,看起来就越像是非常精进。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因此丢了信心,丢了心中的谱气,那才是最悲哀的。
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到处奔走,整天像蜂蚂蚁——长了翅膀的蚂蚁,跟蜜蜂有点像——那样忙忙碌碌,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德行,只是在追名逐利。
真正精进的、有大德行的人,看起来都像在偷懒。为什么?因为,有些事他们不愿去做,比如炒房、请客、送礼、搞项目等。这些事,别人觉得该做,他们却不做,所以他们看起来很消极,很懒。实际上,这种人往往是真正在德行上用功的人,因为他学会了拒绝。
人永远要这样,拒绝自己应该拒绝的东西,守候自己最该守候的东西,用所有生命去成就自己,不去迎合世界。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要有韧性和耐心。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他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当一个人非常质朴,本有智慧显现,一片真心的时候,他看起来就会有些浑浊、糊涂。因为他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不会把世界看得太清楚,不值得看的不去看,让万物拥有自己的空间。这就是难得糊涂。
本有智慧开启之后,人往往会“难得糊涂”,因为他看破了。看破了,很多事就不计较了,也懒得追究,懒得打破沙锅问到底。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看破了也就那么回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看破之后就是这样,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显得糊糊涂涂的,懒得去精明,懒得去应对。这就是质朴到极致,已经看破真相了。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里,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仿佛她的死因是聪明太过。
其实王熙凤聪明不是错,很多人认为王熙凤一生就亏在了耍小聪明上,她错就错在了她的无知无畏,胆儿大到什么都不怕的程度上,古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不让她吃大亏才怪。当然,这与她的家教有着必然联系。
王熙凤小时候父母对她可谓百依百顺,不加调教,这养成了她后来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
另外,家里没让她受传统的文化教育,堂堂金陵王家的小姐,居然不识字!没读过诸子百家的圣贤书,圣人之训一概不知,对仁义礼智信没有多少概念,缺乏做人处事的最基本道德准则。
没有基本道德素养,自我约束,自然就会变得很可怕,如同猛虎出笼野性难驯。这还有何敬畏之心,底线可谈?
人没有信仰就难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就无事不敢,“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胆儿太大,又不知进退,小焉者误人生,大焉者要人命。
什么是真相?真相就是,所有人都是量子构成的,除此之外就是一堆念头,念头此起彼灭,这时候生起,过一会儿就消失了,没必要洞察秋毫,很多时候你刚察觉,人家的念头就已经变化了。肉体跟念头一样,像时光长河中的水泡,忽而出现,忽而消失,没什么好执著的。
所以,明白真心,得道之后,就是质真,真心又质朴。这时,你看起来很愚蠢、很糊涂,其实有大智慧。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这个意思。
曾国藩在给次子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
人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谨慎行事;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做人越是强势,就越要谦卑,因为谦卑就是心存敬畏。
时刻存有敬畏之心,无忧无惧。胆子太小,就激发自己的勇气。胆子太大,就培养自己尊重别人的敬畏之心。
只有当我们有勇气,心存敬畏时,才会恰到好处的判断分析事物规律,才能够于人性的艰涩中,缓步前行,人生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常怀敬畏心,要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过的人。
人只有拥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上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这些才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任何事都不会差。有责任心,就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内心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自觉自发地去把它做好。怀揣着责任心做事的人,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心若在,梦就在。只要不敷衍生命,人生每条路都会指向未来!
上天,从不辜负每一个专注奋斗的人。
2020年1月2日 于香港维多利亚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