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读书想法
85后谈《知青革命》

85后谈《知青革命》

作者: 二中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2:44 被阅读0次

    《知青革命》是杨启孝老师的一部长篇小说,杨老师是毕节文艺届、教育届的前辈,他1965年参加上山下乡,久经磨难,始终坚持不懈看书、学习、写作,知道他事迹的人,无不为其坚毅不拔的精神而震撼。

    杨老师1944年出生,我1988年出生,大我44岁。他们经历的知青岁月,于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很遥远了。我热爱历史,喜好看书,进到杨老师退休后开的天河缘书店,咨询最近的新书好书。聊起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生选择,关于哲学、文学、历史等。杨老师送给我一套三册的书,就是《知青革命》。我曾读过杨老师的《大地行》《黔西北文学的足迹》,收获很大,当捧着《知青革命》,我欣喜若狂,却不曾想到这部讲述知青的书会对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几乎可以说,会影响我今后的人生选择。

    《知青革命》分为“英雄”“爱人”“战友”三部,第一部“英雄”,描写在毛泽东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时代大背景下,远西县林杉、王松、梅丹等,在各自的人生理想、现实压迫、前途打算下,克服各种困难,下到离县城近百公里的赤水河畔,扎根农村,学习农民,服务农业的故事。其中各种思想斗争、利益斗争、生活斗争纷呈上演,在艰苦的农村,有动摇、有逃跑,有组织争取、有阴谋进城,也有坚守信念、有世事洞明,精彩纷纭,不一而足,好一幅人物众生像。那些靠正途去积极争取自己命运的年轻人,在时代的潮流面前,他们坚定又彷徨,聪明又愚蠢,多情又无情,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在人生海洋里苦苦追寻想上岸的普通人,他们都是英雄。

    第二部“爱人”,是描写在时代大环境的背景下,在不安命运中挣扎的知青,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憧憬爱情、也需要爱情、也要谋求爱情。时代的枷锁压得这些十几岁、二十几岁的男男女女喘不过气来。爱情本来是最纯洁、美好的礼物,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上,却不得不带上利益、带上欲望、带上计谋。有两情相悦不能在一起的,有没有爱情凑合生活的,有不为爱情只为工作、地位、金钱的,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剧。也有让人苦笑不得的,如王松的爱情,几经周折、相亲无数,和自己最敬爱的人分离,只是因为阶级身份不同。女方分离后找的爱人,其身份、职业,却是王松后来轻松超越的。命运弄人,只能叫人无可奈何。不过,在艰苦的环境中,男男女女内心那份真情、真爱,那份相濡以沫,读来不禁让人感动。

    第三部“战友”,讲述共同经历磨难、共同在时代洪流中沉浮的亲密战友。书中以近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依次呈现主要人物晚年的生活。让读者可以以上帝视角,在短短的时间里,看到人物最后的命运,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用一生艰难选择的路,直接呈现在眼前。这多么让人受益匪浅,又多么让人叹息命运残酷无情。有的人活成了你不认识的样子,有时,自己也活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样子,这只是因为,生活让每个人经历了不一样的生活。最后的计谋、最后的争斗、最后的相聚又别离。作者讲得好,故事未完,知青的故事讲不完。是啊,事物总是在变化的,也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故事呈现在眼前,只能品读,如果能从中感悟出一丝人生道理,就受益无穷了。

    我看《知青革命》,感悟最深的,就是王松的学习、学习、坚持不懈的学习。像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不停的学习一样。王松下乡就带着一箱书,书多了没地方放,就直接铺几层在床上,以书为垫。十里八村,王松的书最多,他休息时要看、睡觉前要看、背东西空隙也要看,看了就作笔记,一大本一大本的作。十五岁立下梦想要当作家,就日复一日坚持写日记积累素材,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都成为了实现梦想的基石。通过不断的学习,王松也终于冲破了环境的限制,获得了理想的工作,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人。一个人,应该学习、必须学习。书中人物命运各异,但其中不能忽视学习的影响;学习不仅影响了自己一代,而且直接影响下一代,相关例子书中也不少。

    《知青革命》对我最大的影响,应该是饱览众多人物之后,作者所论述的“人应该重视自己的过去,关注自己的经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人不知历史,只顾现在,就难免短视浮躁、心灵空虚、灵魂无依”,要珍惜自己写史的权利。自己的人生,就是在给自己写史。人生百年,匆匆而过,自己是谁,怎么来,怎么去,既要踏实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干好安身立命的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又要认真记录自己的想法、感悟、情感,留下自己的历史。当人老了,回望自己的一生,翻开封尘的记录,点点滴滴都是自己活过的证据,就会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充实自豪。

    当然,《知青革命》作为一部小说,难免有些瑕疵。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就我的感受,有以下方面。一是人物形象不丰满。可能如作者序中所说,本部小说是近五十年积累,二年汇总而成。积累应该是以日记和当时的笔记为主。因此,小说中人物,多在王松视角中,存在王松全面立体,思想丰富,其他角色单调单薄的问题,即使是同为最重要人物的林杉也如此。读者只知道林杉性格上软弱、事业上一心一意专研、婚姻上不幸这些粗线,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近五十年的时间,有什么转变、成长,书中涉及较少。可能是作者以第一视角看去,所记录的角色就是这样吧。二是语言跳跃不顺畅。语言能力,杨老师当然是专家,这毋庸置疑。但在小说描写中,可能是作者有意简洁,使有些情节上下文连不上,一个小地方,一下子跳开,要反复倒回去,才明白是跳着行文,才懂作者的意思。但这样就使小说阅读体验不佳,人为设置了些障碍。三是拼接痕迹太明显。当然,材料多元化,会使内容更丰富。可是既然是小说,用了太多角色自己的文章,虽然作者前后有引言,但还是觉得太突兀,特别是第三部“战友”,角色文章插入占总篇幅的近三分之一至一半,其实第三部情节很简单,如果为了解情节,跳着读就完了。看插入文章,除非当事人想了解曾经的过往,或者当档案收藏可行。

    最后,感谢杨老师的厚爱,让我看到这样一部珍贵的书。让我了解毕节本地作家的才华,了解本地人的想法,打开了我对世界认识的新维度,特别是“人要记录自己历史”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我也打算多写、看练笔,尽管写得不好,写出来才是自己的东西。

    祝杨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5后谈《知青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hy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