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作者: 张DIADIA | 来源:发表于2019-04-17 23:19 被阅读0次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满足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想知道,想探求的心理。因此,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亲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轻松学习。有以下优点:

一、指导读好长句子。

    一年级的课文当中有不少长句子,学生不容易读通顺,齐读时也很难读整齐,是学生朗读的难点。于是我分步开展指导,让学生先读短语"遥远的北京城  雄伟的天安门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再读整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化解了朗读难点。并且通过我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为之后的感情朗读打好了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理解词语。

 "壮观"的意思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孩子置身其中,直观地看,直接地感受,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了"壮观"的含义。有感受才有真情的流露,看完录像,我借景抒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三、通过对比朗读,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有"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为此,我设计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感叹句的情感,我出以下句子:

句1:我想去看看。句2:我多想去看看!句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学生在比较读中体会出了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到了反复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并体会到文中"我"的感受,读出了真情实感。

    当然,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教学趣味不够。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字时,就应该采取游戏等形式互动,在读文及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经过这次的反思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能够积极改正不足,希望课堂会越来越艺术。

相关文章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两个孩子的愿望,一个是山村的孩子, 想到遥远的北京城, 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另外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位新疆的小朋...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以及“我”和爸爸的对话,讲述...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活动

    《我多想去看看》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本周我给自己准备了一节《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像往常一样制作一些卡片。我喜欢挑战自己,会把自己觉得...

  •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单元“讲信用”中的一篇课文。本文 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1、学会本课的生...

  • 160班——我们的第111天

    今日诸事作结: 教学篇 一、完成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的生字练写。 二、教学四行《千字文》。 ...

  • 《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去看看山 看看桥 看看雾 我多想去看看 去看看长江 看看三峡 看看黄桷树 看看山茶花

  •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会走出天山。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雄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ka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