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几则

1
人性的善与恶是共有的,有些人在善的环境里保持了人的本心,有些人在别人的影响中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善良与文化程度没有直接关系,或许一个大学教授在目睹落水儿童后会悄然离开,可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工却会舍命相救。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有时候利己主义越精致。
2
饭桌上,喜欢高谈阔论的人往往是多少有些地位和权力的人,无论别人说什么,其他人都是附和和恭维,渐渐地,说者丧失了倾听的能力和耐心。因为,他们只有在不断地说话中才能找到自我,否则就会感到失落。可是如果都遇到滔滔不绝者,谁来倾听呢?那必然是权力与地位的较量了。
3
拘谨自然无趣,但总比冒失好;朋友相处,总得相互尊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也就能相互理解了。人到中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态,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太在乎别人,要懂得人性之善恶,不要指责别人势利和虚伪,你其实也毫不例外。

4
生活的乐趣往往来源于芝麻小事。如果你常常能在一件小事上获得乐趣,你会发现其实快乐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快乐就找一些小事来转移你的烦恼,千万不要自己玩味烦恼,这样只会放纵自己的坏情绪。
5
反季节感受其实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冬天没有感受到寒冷,怎么能体会到温暖;如果夏天没有炎热,怎么能体会到凉爽;冬天虽然可以吃到西瓜,但是感觉却不能与夏天同日而语;夏天虽然可以看见雪花,但总觉得还是冬雪更美丽。自然交替,四季轮回,真正美好的事情都是顺应规律的。夏天出出汗,冬天受受冷,你才会对生命理解得更透彻。
6
饥饿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成了每个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现在却成了一种幸福的奢侈。现代人有各种肥胖的症状以及随之引发的疾病,大多是因为进食过量过度导致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忍受饥饿的能力越来越弱。为什么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吃嘛嘛香,而现在却常常吃不出童年的幸福,其本质在于我们缺少饥饿的刺激和体会。幸福往往都是相对的,你尝不到饥饿的滋味就难以真正享受刻骨铭心的食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