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小米不想回家
刘小米三天两头请假,不是家里有事,就是身体不舒服。今天早上好不容易正常来了,早读却趴在桌子上不抬头,我走下讲台,看她捂着肚子,表情痛苦。
凑到她耳边悄悄问:“怎么了?”
她摇摇头不说话。
“是不是又痛经了?”我知道每个月她都会因此请假几天。
她点了点头:“吃过药了,好点了。”
“如果实在不舒服还是请假吧!”
“我不想回家,老师,我家情况太复杂!”
好吧,她的一句“太复杂”,提醒我不能再劝她。
高三刚接班不久,我就发现刘小米除了爱请假,还经常不交作业。
经了解才知道,请假的主要原因不是起不来就是不舒服。不交作业是她的常态。
爸爸看不惯孩子的行为,俩人经常纠缠在一起,甚至动手打起来。
有一次刘小米又没有来上课,听妈妈解释说,因为她磨蹭,爸爸批评指责她,她不服气地瞪爸爸,爸爸火气上来就卡着她的脖子,差点把孩子掐死……,听着我后背发凉。
前几天,刘小米的姥爷到省城住院了,妈妈陪同伺候姥爷。
家里只有刘小米和爸爸,两人又杠在一起了,起因好像是爸爸不送刘小米上学,不做饭,刘小米因此生气,爸爸不但打了刘小米,还摔了刘小米养的猫。
刘小米今天不想回家,大概就是不想看见爸爸吧。
刘小米不想回家引发了我的反省:
2 我的孩子想不想回我的家
家是港湾,在家可以放声哭,可以开怀笑,可以展现真的我。
如果我的孩子不想回家,不管是成家前还是成家后,肯定是我和她们的关系出了问题,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都记着回家的路。所以我必须修炼引路回家的本领。
今天中午女儿读英语时,我提醒她读的不对,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她两手捂着耳朵,亮嗓开读。我立马意识到,她读背英语的意义何在?学习再好何用?女儿为何对我纠正她的行为有这么强烈的抵触心理?而不是信任。女儿今天的不礼貌行为,绝对是我前期没有正确引导和纠正的结果。
我没有表现得很急躁,而是心平气和的跟她分析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并坚定的告诉她,不能再有这种情况发生。我知道以后还会有,但是她给我出的每一个难题,我都当做是赐予我培养耐心和学会控制情绪的机会,不断改善亲子关系。
3 我为什么不想回妈妈家
自从成家后,特别是有了孩子后,我很少回妈妈家,不是我不想回去,只是我不想住在那里,妈妈不爱收拾家务,再加上老家的风大,感觉到处都是脏乱,每次回去我都是不停的洗涮扫,收拾家务后,爸妈还总是找不到。爸妈渴望我回去看看他们,但也不希望常住在那里,我的嫌弃会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我不知道等两个女儿长大了,我会不会想他们,但又不喜欢和他们住在一起。
人生,体验而已,我希望是幸福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