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车站候车厅,我见到了许多带着大包、小包,还自带凳子的农民工。他们大多都比较年老,抑或许只是因为生活的重压使得他们未老先衰。
看到他们,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父亲。
我父亲今年已经67周岁了,城里的那些有退休金的同龄人,应该正是享受生活的时候,可是,我的父亲,他依然在奔波、在忙碌!
父亲8岁那年,他母亲生病,瘫在床上多年,年幼的他和父亲一起照顾弟、妹 ,一起劳作挣工分,稚嫩的肩上过早地担上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也正是因为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不易,造就了父亲思想活泛、不屈不挠的性格。
父亲是村里第一个承包砖厂的人。拿句时髦的话说,父亲是村里第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并且,做得还不错!在八几年时家里就买了大卡车,当时在村里也是第一无二的存在。可是,父亲知识有限,管理跟不上,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但父亲没有气馁,他开始外出做泥水匠积累资金,然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承包砖厂,但这一次却被自己的亲戚给“偷”了!父亲也由此大病一场。我当时尚小,不知道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父亲一句“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话让我记忆犹新。
一连两次的失败并没有打败父亲。他默默地操起自己的瓦刀,穿梭于城市的各个建筑工地,用自己那一手精湛的砌墙技术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
父亲性格坚强,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有着一般农村人没有的远见。在当时,农村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很严重的,家里孩子多的,女孩子一般小学毕业就回家里操持家务了,但父亲不同。他为了我们姐弟仨都能读书,一个人干三份活:早上卖菜,白天砌墙,还当起了村里的电工。对此,他从不喊累,他说:“只要你们能读进去,我怎么都会供下去。”就是在父亲的付出和坚持下,我是村里吃上“皇粮”的为数不多的女孩之一。
父亲虽只是农民,但父亲有自己的骄傲,有自己的追求。
我有着稳定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照顾父母养老还是可以做到的。但父亲却不愿意,他说:“我自己能干得动,也有钱,干嘛要你的钱?”其实,我知道他是有着自己小小的骄傲的,他这一辈子只有他帮助别人的时候,他才不愿意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
上周日,我回去看望父母。母亲告诉我:“你爸准备去新疆干活。”我当时很生气:“你又不是没钱养老,干嘛还要去打工?你都67了,你以为你还是年轻人!再说,哪个单位还敢用你?……”父亲等我发完火,很平静地说:“一直歇着,人会歇出毛病的。”
哪会歇出病呀?父亲是想用自己还能外出打工来证明自己还能干。其实,我知道,人到老年时最怕的就是凡事要依靠别人,对于要强了一辈子的父亲来说,更是如此!
唉,我的父亲,我希望你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能够向子女“低头”——接受他们的照顾,这是你应该享有的!
最后,祝愿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安度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