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曹操与七叔曹胤正在沉思中,“七叔!酒我抱走啦,明儿再来看您!”这时外面传来曹洪又粗又亮的喊声。
曹操心里一阵感慨:爹爹刚一恢复官职,子廉马上就被举为孝廉,势力钱财又都回来了,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孟德,你在想什么?”曹胤问他。
“哦?哦。没什么,我在想子廉会不会当好差事。”
“如果是几年前你这样问我,我一定会说他当不好官。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哦?”曹操就地坐了下来。
“人无论贤愚总有自己的机会,不管出身如何、能力大小,只要抓住时机就会成功。可要是像我这样……自伤自怜一辈子,就永远不会出人头地。”
“七叔……”
“我真是愚钝,到现在才想明白这个道理。可惜太晚了,我的身体也不允许了,真想从头活一遍。”曹胤笑了,笑得非常遗憾,“孟德,千万记住我的教训。”
西陇上的那两间闲房已经被卞秉、楼异他们改成了学堂。每天早上曹德都在这里为族里的孩子讲书。曹操因研习《诗经》也时常到这里凑个热闹,看着满堂的孩子们念书,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
曹德小时候被人叫做“书呆子”,可谓读遍诸子百家,是曹操这一辈人中学识最高的,可他偏偏不通仕途又不思为官,只把那满屋子的书当作消遣。曹家产业宏大,年长一辈都在外地做官,曹德就当了这一族的大管家。现在有了家塾,他又天天为孩子们讲书,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色衣服,扎着粗布方巾,手里握着一卷书,俨然成了一位朴素的私塾先生。曹德的人品是一等一厚道的,不但不纳“束脩”,还贴钱给族里的穷孩子,甚至连十里八村各家的孩子都照顾到了。
有了这么一位好老师,乡里人自然愿意把孩子送来。日子久了大大小小的孩子挤满了学堂,有兄弟一辈的,有子侄一辈的,有邻里街坊家的,还有亲戚朋友家的,大到曹纯、夏侯德这样十几岁的,小到夏侯充、朱赞那等刚五六岁的,都在这里一块念书。
曹德费了一番心思,把稍大一些的安置在后排,教他们读《论语》、《诗经》,甚至还念一点《孟子》;而前面就把年纪小的组织起来学《孝经》,暂由卞秉看着他们,曹操也时不时照顾一下。这样一来,小小的学堂读起书来就热闹了……
曹操出了学堂转过身眺望着远景:春天到了,远去的燕子北归了,它们轻声啼叫,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倾诉着自己的欢悦,那歌声中有理想有爱情有渴望……春天到了,田野里的花儿绽开了,五颜六色装点着绿茸茸的大地,仿佛是一群美丽的小姑娘在那里嬉戏玩耍……春天到了,阳光是那么的和煦温暖,它给万物带来生机和希望,把一缕缕光明撒向人间,让大家都感到幸福就在身边……春天到了,远处的农民又开始了耕种,他们忙忙碌碌却又有说有笑,他们在耕种庄稼,但也在耕种自己的明天,他们理想中的明天……
“阿瞒……”曹胤对他说,“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就是在这片地上玩耍,那时没有这两间房子,你爹、你二叔、四叔、还有我……我做梦总是梦见。少年时谁都没有烦恼,我们玩得那么快活……”曹胤缓了口气,“如今老二、老四都不在了,我真想他们,我也要去找他们了。”
“七叔您别这么说,一冬天都熬过来了,入了夏好好将养,这病不是没有治的。”曹操劝慰道。
曹胤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你媳妇,还有德儿媳妇,如今身怀有孕了吧,这就是一代新人替旧人,我真想抱抱两个侄孙呀……”
“您放心,孩子一落生,我们先抱过来给您看!”
曹胤点点头笑了。这时一片喧闹,孩子们从学堂里跑了出来,一个个奔向草地在那里玩耍,曹德和卞秉紧随其后也出来了。
“怎么不念啦?”曹操问。
“大好的天儿,叫小不点们玩会儿……哟!七叔也在这儿呢!”卞秉赶紧见礼,曹德也赶忙过来打躬。
曹胤倚着树微笑,却没说话。
“哥,他们这样的年纪怎么听得懂《文王》呢?看看我教他们的。”说罢曹德对着嬉戏的孩子们喊道:“大家把我刚教你们的唱给七爷爷和大伯听听!”
这一声令下,所有的孩子手拉着手围成了一个大圆圈,由曹纯、夏侯德带着头儿齐声唱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宾客之心。
“真有你的!这是《小雅·鹿鸣》呀!我小妻卞氏最善歌这一段。”曹操赞叹道。
曹胤却无心赞叹,他舒舒坦坦地倚着大槐树,眼前的情景愈加使他回忆起童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安详。他微微抬起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在洁白的云朵间,曹炽和曹鼎就在那里朝他招手。往昔的恩怨因为生死之隔都已经释然,他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个孩子,插上翅膀,伴着徐徐春风,悠然飞向天空。
就在这片幸福安详之中,曹胤的瞳孔渐渐散开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