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笔记】“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阅读笔记】“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作者: 红利的财富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21-10-21 09:01 被阅读0次

    【红利写作日更318/600】

    image

    《正面管教》阅读笔记第3篇

    什么是“赢得”孩子?

    什么是“赢了”孩子?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赢了”孩子,是父母赢了,父母成功了,孩子输了,孩子失败了。失败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或盲目顺从,这样造成的影响是孩子需要依赖外界的评价来获得认可。

    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孩子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想法,是主动自发而为之,它传递给孩子的信念是“我有能力依靠自己”,“我可以实现自我掌控”。

    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你如果可以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你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跟孩子一起探讨,直到和孩子达成共识。

    举个例子,当孩子上学迟到了,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放学回家了,跟你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一脸的生气,很不开心。

    如果你是妈妈,听到孩子跟你说这件事情,你会怎么做?

    你可能会说,“谁叫你迟到?我不是跟你说了吗,6点半要准时起床,你又不听,结果不就迟到了吧?”

    孩子听了你的话,估计就是说,“算了算了,不想跟你说”,于是便气冲冲地走了,不愿意搭理你。

    想想看,当你用这样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你能培养出一个善于解决问题、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吗?

    image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跟孩子沟通呢?

    “老师在学校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你,你一定很难过,妈妈能够理解你的感受(第一步:表达理解)。

    妈妈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妈妈五年级的时候,我们那时候迟到了,一般是先要在进入教室之前站在门口向老师说“报到”,经过老师允许才能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有一次,妈妈上课迟到了,站在门口,跟老师说“报到”,老师故意装做没听见,完全没有理会我,一直在讲她的课,结果让我在门口傻傻地站了十几分钟,当时弄得我很尴尬。(第二步:表达自己的同情,分享自己曾经类似的经历)

    我知道你很难过,其实妈妈心里也很不好受,妈妈希望你每天上学能够开开心心的。(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为了避免这样类似的迟到的事情发生,你觉得我们还可以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问题的解决,跟孩子一起来探讨)

    当孩子的感受被认同了,当他看到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被父母责备,而且父母愿意和他一起共同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他会更有动力去对自己的行为自省,更愿意去找到纠正的办法,而当这些纠正的办法是他和父母一起参与探讨并且制定的时候,他会更有动力去执行。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总认为在孩子犯了错之后,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尝到犯错的苦头,这样他才会变好。殊不知,惩罚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造成巨大的损伤。孩子往往会因为害怕惩罚而变得不再敢冒险,或者更偏激。

    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给了孩子充分的自尊,它能够让孩子自我感觉好起来,只有当孩子感觉好了,他才能做得更好。当他愿意合作的时候,他就会更加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案。

    image

    犯错是学习的好机会。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看待错误,孩子就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孩子在犯错后学到的更多的是自我评价内省

    当一个人能够从错误中反思经验,从经验中学习,并且改正自己的行为时,那么,他的成长就是正向的,是有力量的。

    愿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笔记】“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cf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