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人,是有一定因缘的。讨厌一个人也是有一定因缘的。没有无缘无故地去喜欢一个人或讨厌一个人。这样的因缘,存在于每个众生心识当中,遇缘也必将发作。因此,存在于每个众生心识当中的业种子,有善的也有恶的,有正的也有邪的。这就是“因”的起源。当这些业种子逢遇外界相的时候,就有可能相应发作,这就是“缘”的起源。善的种子遇外相,相互融合时,就会产生好的结局或好的状态。譬如:当一个人看见另一个人帮助别人而无所贪求,内心就会生起对他的敬佩和尊重。这就是善的种子相应于外而产生的善因缘相。相反,当一个人看见另一个人欺骗他人玩弄他人,内心就会生起对他的憎恶和厌离,这就会产生恶因缘相并排斥于他。这是任何没有经过禅定修持的世俗人共同行为。所以,世间人要么产生喜欢,要么产生讨厌,反正在对立中永远选择适合或适应自己的对立面而排斥另一面。一个经过长久禅定修持的人,在他面临外界因缘与内心业种子时,他的觉力是明净不动的,他的慧力是清朗明快的。他也自然晓得好与坏,喜欢与讨厌,都是虚妄的心识业垢,也自然不会生起所谓的情识冲动而去盲目选择适合他的另一面。
善知因缘,尤其是善知自己身边的因缘相以及善知自己所处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容易遭来他人对你的讨厌和反感甚至排斥和远离。纵然自己知道外界某些因缘相是不正的,若不善知其根本业性,而去盲目地干涉,就会给自己招来痛苦和无奈。譬如:当你看见一个有老婆的人还依旧和一个女人在一起谈天说笑,你心感觉很不舒服。这就说明你自心当中的恶种子正在排斥外界与你不相应的缘相,一旦你进行干涉,其结局可想而知。纵然你不去干涉,也照样妄受自心恶业的戏弄。为什么?不识因缘故!谁和谁在一起,必定有一定因缘的。缘聚缘散,正常现象。假如自己修行不够,不识得外界因缘,更不识得自心业因而去盲目干涉或排斥外界,最终都会导致自己痛苦。在此期间,情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你心有情,她心有爱。你的情业与她的爱业有一定的相应因缘,所以当你们初次相遇,就会一见钟情。这种状态有一定的穿透性和敏感性。譬如:可以通过声音、照片、身材、长相、意想,动作等等相互渗透。假如你心有情,她心也有情。但是你的情业包含比较浓烈的占有心,而她的情业却包含比较浓烈的自私心,你们俩虽然彼此有喜欢的成分,但这样的情缘迟早破碎。大家都知道,爱是相互的融合、相互的接纳,相互的理解和关怀。一旦这样的爱发生与外缘不怎么融合的成分存在,就会产生矛盾。而矛盾的产生就是依借对立,在对立中选择适合自己或排斥自己不适合的一面,从而达到矛盾的统一性。
善知自己身边的因缘,就必须善觉自己内心妄别的业种子。譬如:当你看见外界某些事情让你很痛苦或厌烦,首先你得觉察自己产生出来的痛苦情绪和厌烦心理其实就是自己内在业种子的萌生,从而认识自己之所以痛苦的根源并不在外界某些相。然后安伏自己的内心,再复起善思维。思维外界某些事情让你产生对他们的反感,其实都是有因缘的,包括你所反感的人或事情。你的因缘就是自心业的戏弄,这就是你的因缘。外界令你反感的人或事,本身也有他们各自的因缘戏弄。只要你认识了这一点,是否去帮助他们或想去改变他们,也要看你的因缘和他们的因缘是否成熟而定。
判断因缘是否成熟的条件当有五种:
一、 自我内心必须明净,不会被外界相所牵(你自身的因缘已经成熟);
二、 外界相必须有一定充足的醒悟空间和时间(外界自身因缘已经成熟);
三、 自我明净必须有逐渐渗透外界相的充足空间和时间(自我因缘成因已经成熟);
四、 外界相有明显可亲近你的充足空间和时间(外界因缘成因已经成熟);
五、 彼此相应的成分要存在。譬如:言语、行为、动作,教义等等。
攀缘,是很痛苦的。随缘,未必快乐。善知因缘,安然顺应,才是正确的。譬如:他本来不想学佛,你非要强制性地让他学佛,甚至给他讲些所谓的因果地狱鬼神等等恶相,也必将引起他内心的恐慌和远离。这就不识因缘,反倒造业。譬如:他很痛苦,但你想让他学佛,他没兴趣。于是你干脆随他,爱干吗就干吗。打消度他的念头,这也是不识因缘。譬如:当你看到他很痛苦,又想度他,让他学佛。于是你选择适合他的适当空间和时间接近他,告诉他人为什么要痛苦,如何能够获得快乐不再痛苦,人生才活的更有意义。这就是善知因缘,安然度化。这一系列的因缘变化,都含有前五种的成熟条件。
总之,度人,非一般人能够胜任。否则,盲目地去度人,反倒毒人,造无量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