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2.24:恰当致祭与见义勇为之勇

《论语》2.24:恰当致祭与见义勇为之勇

作者: 尘若渝 | 来源:发表于2024-02-26 08:30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谈到了两种行为的不当之处:一种是不恰当的祭祀,另一种是面对正义却不去行动。

首先,我们来看“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在古代社会,祭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宗教和社会活动,它关乎着家族的荣誉和福祉。这里的“鬼”,指的是先祖或者神灵。孔子认为,如果人们去祭祀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先祖或神灵,这就是一种谄媚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功利性的考虑,而非真心实意的尊敬和敬畏。在孔子看来,这样的祭祀是不恰当的,因为它违背了祭祀的初衷和意义。

接着,孔子又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人们看到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这就是一种缺乏勇气的表现。在孔子看来,勇气并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担当、勇于行义。如果一个人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却选择袖手旁观,那么他就不能被称为有勇气的人。因为真正的勇气,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勇于站出来维护正义。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孔子对于祭祀和勇气的看法。他认为,祭祀应该是一种真诚的表达敬意和敬畏之心的行为,而不是出于功利性的考虑去谄媚神灵。同时,他也强调了勇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真正的勇气并不仅仅是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更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勇于担当、勇于行义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了古代社会的祭祀文化,但是孔子对于祭祀和勇气的看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去做那些虚伪和功利性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应该勇于担当、勇于行义,在面对不公正和困难时能够站出来维护正义和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恰当致祭”与“见义勇为之勇”,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勇气的人。

相关文章

  • 【王鹏翔论语札记40】

    「 原 文 《论语为政篇》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 夫子说:“去祭...

  • 谈“鬼”‖共读《论语》为政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鬼与勇 能见义勇为,鬼也就不存在了。 为政之道...

  •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24〉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24〉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 为政第二(2.24)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非其鬼:非其所当祭之鬼。 谄:谄媚。 翻译:孔子说...

  • 2016.2.17 论语学习(39)为政篇第二十四则

    【2.24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钱穆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当祭的鬼而祭他,...

  • 【论语】2.24

    【立德读书践行会】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

  • 《论语•为政篇》|| 有所为有所不为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意: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祀的鬼神,你去祭它,就是谄媚...

  • 感悟《论语》(2.24)/(40)

    【为政第二】(2.24)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不是自己家死去的人...

  • 《论语》笔记:仁、礼、乐及其它

    晨诵:《论语今读》2.24-3.3 2.24“谄”与“勇”仍应统一在儒学情感的塑造的话语体系上来理解。在传统中,古...

  •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翻译】 孔子说:“祭祀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2.24:恰当致祭与见义勇为之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fa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