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节目《开讲啦》上说过的一段话曾在网络上被热议,他说:“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我最快乐的时候是每个月拿91块钱的时候。” 哈哈笑过之后,其实我们也相信他是认真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在她的著作《成功,动机与目标》中告诉我们,任何目标的实现都能带来快乐,有一些快乐是转瞬即逝的,而有一些快乐可以持续带给我们温暖和幸福。哪些目标的实现能带来持久的幸福感呢?新的一年即将开启,大家2019年的目标制定好了吗?关于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哪些事你做对了,哪些事还能改进呢?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你关于目标的这些事儿。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其中最关键的三点:
- 什么样的目标能带来幸福感
- 自制力是怎样运行的
- 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什么样的目标能带来幸福感
在心理学历史上,心理学家们对找寻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始终保持着热忱,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那些能持续带给我们温暖和幸福的目标,正是满足了人类这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想想我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有哪些?同事好相处,能学到东西,有一定的自由,都是经常被提到的基本要求。当你知道了人类对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的需求之后,这些要求就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关联感是与他人产生连接的渴望,是对爱与被爱的渴求,是我们终生追求亲密关系的原因。帮助他人、回报社会都是关联感的一种体现。胜任力促使我们渴望做好一件事,对胜任力的需求令我们充满好奇心,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那些有助于个人成长,获取经验和提高自身能力的目标才能满足我们对胜任力的需求。自主权是指自己选择的自由,我们需要自己掌控生活,出于兴趣而不是被迫执行的任务才能使我们有内在动力。
自主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真正的选择自由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认为自己有选择自由的感受。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一位妈妈要带上幼儿园的女儿出门,妈妈说,穿上外套就可以走了,小朋友可能不愿意,如果妈妈说,你要穿红色的外套还是粉色的外套呢,就给了小朋友选择的感受。
总的来说,关于建立、支持和增强人际关系的目标,专注有发展自我、增强体魄的目标,自主选择或者有选择权的目标,都是可以带给我们幸福感的目标。
自制力是怎样运行的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一点在自制力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书中说,自制力就像肌肉一样,如果一个人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他的肌肉会慢慢萎缩,同样的,如果自制力一直不被使用,也会越来越少。对此我深有体会。
今年年中我回爸妈家住了一个多月,大家都懂得,在父母身边的状态就是度假的状态,完全处于娱乐模式。当我回到南京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找回自律状态。后来想了一个办法,从每天运动20分钟开始,其他时间不强求,可以依旧处在娱乐模式,就这样逐步地加上读书,延长运动时间,渐渐又回到了自己满意的状态。现在想来,其实就是自制力萎缩又被重建的过程。
锻炼自制力,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断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后再提醒自己保持抬头挺胸走路,再慢慢培养规律作息,这样由小到大,自制力会越来越强。
既然自制力像肌肉,它自然也会因为过度消耗而疲惫,高质量地休息非常必要。什么样的休息是高质量的呢?就是那些能让你非常享受的娱乐活动。如果你是歌迷,可以去听演唱会,如果喜欢旅游,就可以说走就走,这些也可以当做对自制力的奖励。除此之外,自制力也是可以传染的,与自制力强的朋友在一起有助于恢复自制力。经常思考一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观念,保持心情愉快,对恢复自制力也有帮助。在生理上,吃一点蛋白质或者碳水化合物提升血糖也是一个小诀窍。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对自己的自制力太自信,不要低估诱惑的力量。只吃一两片薯片再停下来比不碰薯片需要消耗更多的自制力;如果你在戒烟,最好主动远离吸烟的朋友;不要同时进行两件需要强大自制力的事情。总之一句话,节约使用自制力。
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为什么”和“是什么”
对于你来说,打扫房间意味着什么?是“保持整洁”还是“开始拖地”?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为打扫房间赋予了一个重要的意义,而后者把打扫房间落实在一项行动上。前者关注的是“为什么”,后者关注的是“是什么”。针对不同的目标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目标。“为什么”非常适用于琐碎小事和抗拒拖延症,“是什么”适用于困难、复杂、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的事。比如你的目标是每天背20个单词,当你不想去做这件事,拖延症发作的时候,想想背单词可以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就比背单词是打开学习软件更有效果。如果你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那么关注第一步行动:向领域内优秀的人咨询或者看有关的书籍更好。
“表现型”和“进步型”
实现一个目标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通过良好的表现得到肯定,还是学习到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呢?这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称为“表现型”思维,后者称为“进步型”思维。表现型思维注重获得一个特定结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为实现目标提供很强的动力,另一方面,如果得不到一个肯定的结果往往会让人受到“我能力不行”的打击,成为“自我应验预言”的受害者。进步型思维则不同,它关注过程,注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学习到的知识。因为对结果没那么看重,也不会把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结果的评价联系起来。进步型思维的人往往更能享受奋斗的乐趣,也更愿意寻求帮助,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也不会因此失去动力,所以进步型思维更好。
“进取型”和“防御型”
大家都同意运动是一件好事,有人认为,运动能带给我模特般的身材,而有人认为,不运动我会不够健康。正如乐观心态与悲观心态一样,在追求目标时,也有“进取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存在。进取型思维更关注能得到什么,防御型思维更关心会失去什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往往两种思维都会存在,视目标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一项被看作成就的目标往往是进取型目标,比如新的一年我要看100本书;而保证安全,避免危害的目标经常是防御型目标,比如新的一年我不能再做月光族。不同的目标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是进取型的目标,可以关注已成功的人,你可以看到达成目标后的状态,从中得到正面激励。如果是防御型的目标,则要关注失败后有什么后果。
结语
从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的需求出发制定目标,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再加上对自制力的控制,我们就可以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了。但是如果时间和精力不够,或者付出的代价太高,也要及时地放弃目标,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那么,现在你对2019年的目标有什么新想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