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壶和日本茶壶,光从价钱上看,是看不到门道的。
比如从泥料来说,第一眼看的是泥料的收缩比例。收缩比例越大,成壶成器就越难。因为泥料烧完后会收缩,这是要看收缩比例的。日本为什么不敢拿中国的紫砂烧,这个对工艺的要求太高,一个工艺师要作废无数把壶才能把手感养出来。日本本身没有这个资源,紫砂原矿都靠买,如果日本用紫砂做壶,紫砂原矿还得涨好几倍。光让日本匠人练手都得消耗很多吨。
所以日本人琢磨,紫砂也是陶土的一种啊,那我用其他陶土也可以。可是陶土的收缩比例只有百分之八,而紫砂的收缩比例最大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日本想达到中国手艺的高度,得消耗多少资源。
关键还有一点,并不是紫砂买回去就可以做成了,泥料收缩比例不同,并不是拿参数就能调整的,完全凭的是经验和手感。一个匠人得烧费多少个才能把这个手感掌握了。对于日本来说,这个消耗太大了。
英国的茶杯是有把手的,而传统的中国茶杯是没有的。所以只有中国传统是倒茶七分满。就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到文化渊源的极大差别。文化审美的路径也完全不同。
英国的茶杯带把手,所以他们可以端着茶杯跟你聊天,还可以用点心蘸茶吃。而中国人手上端着茶杯的时候,只管喝茶品茶,不说话的,茶杯放下才说话,这是基本的中国传统礼仪。
为什么倒茶七分满,考虑到茶倒的时候溅出来烫到手。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可以联想到,为什么中国是大一统国家的版图最大,就因为中国文化的底层是~温柔。它无时无刻不用自己温柔的方式表达自己文化的底蕴。日本的礼仪则是刻板。
中国人的温柔是刻在文化基因里面的,所谓基因正是中国文化的一点一滴。在这种温柔之下,道家思想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中国可以融合那么多民族和版图,成为世界上有历史以来版图最大的一个有传承的国家,同时期的欧洲,罗马也征服过大片的土地,也有大范围统治的时期,包括蒙古。为什么后来却烟消云散了?杀人来维持统治并不难,可是最终都没有结果。那么差别在哪?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成其一个国家命运的绝对是他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底蕴就在于温柔。处处为他人考虑,处处体谅他人的礼仪体系。
不管从瓷文化还是茶文化都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