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观道”是晋宋时期宗炳说的:“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宋书·宗炳传》)所谓“澄怀”,是说诗人要让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清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山水中蕴藏的自然之道。所谓“观道”,指观察自然存在和变化的规律。
“静照忘求”是王羲之在一首诗里说的:“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答许询诗》)意思是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忘记一切尘世的欲求。
西晋以后,士大夫讨论老庄哲学中“自然”这一命题的风气很盛。东晋永和年间,有一些名士、名僧,如许询、孙绰、谢安、王羲之、支遁、晋简文帝等人经常在会稽山阴一带,清谈玄理(老庄的哲理),并在这种清谈的启发下写了不少玄言诗。这些诗的主题就是山水体道。永和九年(353),以王羲之为首,在兰亭(今浙江绍兴)有一次雅集,约四十人参加。当时创作的诗就称为《兰亭诗》。王羲之还写了一篇序,此序便是著名的《兰亭序》。
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坐忘”,忘记一切,甚至忘记自己的存在,这样就能达到心灵与万化冥合的境界。这种静照是吸取了道家和佛家的“虚静”“灵鉴”综合而成的。
• 道家的虚静
老子最早提出“虚静”,就是在一种洗净一切杂念,非常宁静的状态下,透彻地观察事物的本质。庄子又做了进一步发挥,指出要在“视乎冥冥,听乎无声”的精神状态下,才能进入虚静的“大明”境界。这一学说也被战国其他学派所吸收。
• 佛家的灵鉴
佛经有类似的说法。如《僧肇论》说:“至人虚心置照,理无不统,而灵鉴有余”(《大藏经》卷四十五),有时又称为“玄鉴”。
就是说让自己的心变得非常虚明,像一面镜子,没有什么事理不能包含在这面镜子里。
东晋名僧支遁对于“静照”有其更为具体的说明:“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咏怀诗》其一)
意为当心灵精神变得十分清澈透明的时候,就会像一面晶莹的镜子,从虚明处映照出完整的自然。这时人们便认识到自然景物是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姿貌客观地反映在人的心神中。
此外,由于人在体悟山水时完全处于清明虚静的状态中,诗里的抒情主人公也自然形成了宁静淡泊的气度。所以东晋士人都推崇神气清朗、从容镇定的风度,追求潇然尘外的风姿和闲云野鹤般的意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