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十二钗,王熙凤排名第九,虽如此,但曹公对她的偏爱,并不少于黛玉宝钗湘云等人。每每细看阿凤的文字,如见如闻。近日重看,回到故事的开始,清楚地看见阿凤的一天。
在《红楼梦》的第七回,回目是“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这天,尤氏女独请王熙凤,故事开始于这场家宴。
这天,妯娌间闲闲一坐,“散淡散淡”。
这天,吃饭时她可以坐首席,
这天,玩牌时她可以不用故意输牌。
这天,有春眉一展,也有立眉嗔目。
这天,对于阿凤来说,是心甜意洽。
这天,没有心生恨意、杀意、灰意。
这天,只是日常生活的一幕,毕竟故事才刚开始。
在前一天,刘姥姥刚离开荣国府,她并不知道这位灰头土脸的乡间老婆子,日后会给她女儿取名字,更会是她女儿的恩人。在前一天,她将收到的宫花分赠给喜爱之人秦氏。
次日凤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毕,方来辞贾母。
你看,晨昏省定,出必告反必面,豪门大户的规矩与礼节,由此可见。
宝玉听了,也要跟了逛去。凤姐只得答应,立等着换了衣服,姐儿两个坐了车,一时进入宁府。早有贾珍之妻尤氏与贾蓉之妻秦氏婆媳两个,引了多少姬妾丫鬟媳妇等接出仪门。那尤氏一见了凤姐,必先笑嘲一阵,一手携了宝玉同入上房来归坐。
你看,尚在宁府仪门,已有多少姬妾,这“多少”二字难道还不知贾珍为人?刚见面,尤氏嘲笑了凤姐一阵,可见妯娌间开开玩笑,多少舒坦。而这先字前还有一个“必”字,可见此时妯娌间的关系是亲密与融洽的。
秦氏献茶毕,凤姐因说:“你们请我来作什么?有什么好东西孝敬我,就快献上来,我还有事呢。”
你看,一开口就是这话语,这神情!虽是半开玩笑半说真,却是直愣愣开门见山的性情。还生怕他人不知他凤姐是大忙人,急急表明“我”很忙,是荣府当家管事的,是“日理万机”的,是难得闲下来的。
此时话引话,马上引出了秦可卿的弟弟秦钟。
凤姐笑道:“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竟叫这小孩子笑话我不成?”
你看,“普天下”出口时,这份狂傲,大有曹孟德之风,这满满的自负!话说回来,此时的阿凤也是有资本自负的。
贾蓉笑道:“不是这话,他生的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儿,婶子见了,没的生气。”凤姐道:“凭他什么样儿的,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我看看,给你一顿好嘴巴。”
你看,开口就是俗语,就是掷地干脆的仄声。一是好奇急切,二是遇事爽利,三自然是在贾蓉前摆谱,仗着辈份压人了。
果然,秦钟马上出场了。
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慢慢的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弟兄几个,学名唤什么。秦钟一一答应了。早有凤姐的丫鬟媳妇们见凤姐初会秦钟,并未备得表礼来,遂忙过那边去告诉平儿。平儿知道凤姐与秦氏厚密,虽是小后生家,亦不可太俭,遂自作主意,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交付与来人送过去。凤姐犹笑说太简薄等语。
你看,阿凤不识字,却首问读书之事。可见,对读书终究还是有几分敬意的。阿凤虽非读书人,可是闻弦歌而知其意,那一点就通透的聪明,又有几人能及?
你再看,强将手下无弱兵。“首席秘书”平儿清楚知道她的心思,揣摩度量着就作出了应对。真的如臂使指,得心应手。而整个团队的协同配合亦是紧凑,外人前面毫不失礼。所以后文中小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
一时吃过饭,尤氏、凤姐、秦氏等抹骨牌,不在话下。
一时摆上茶果。
一时,凤姐尤氏又打发人来问宝玉:“要吃什么,外面有,只管要去。”
你看,尤氏打发人来问,是因东道主的待客之道。
她打发人来问,除了要讨好贾母王夫人外,也确实是喜爱这位“混世魔王”,更兼有带他出门应负之责任。
那天气已是掌灯时候,出来又看他们顽了一回牌。算账时,却又是秦氏尤氏二人输了戏酒的东道,言定后日吃这东道。一时就叫送饭。
吃毕晚饭,因天黑了,尤氏传人送秦钟,惹起了焦大。而焦大借酒撒泼,仗醉发泄,也引起了凤姐的怒意。
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胡唚,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去回了太太,仔细锤你不锤你!”唬得宝玉忙央告道:“好姐姐,我再不敢了。”凤姐道:“这才是呢。等到了家,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你同你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
你看,贾蓉装作没听见,是因为他“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她装作没听见,可能是知道秦氏秘事的,可是,这并不妨碍她对秦氏的感情,仍是闺中蜜友,仍是相互可说衷心话的人。
你再看,断喝时的立眉嗔目,这神情,就在眼底,就在身前,栩栩如生啊。
宝玉央告时,她转瞬间又有了哄小孩子的口气,半劝半吓唬“这才是呢。”
她有强硬的态度,也有温软的姿态,有情有理又有急智。
这天,对阿凤来说,有亲热嘲笑的珍大嫂子,有闺蜜秦氏,有得力助手平儿,有粘着她如同亲弟的宝玉,有丈夫的宠爱,有刚生不久的小女儿。
这天,她还有仙子般的美貌,有过人的机智,极有财势的娘家。
她似乎拥有了所有!她有着世人羡慕的一切!
而我相信,在这天,所有人都是诚心以待,真正亲密无间的。
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是一条的曲线,有起起伏伏,高高低低。
那么有些人是一直向上的。
而阿凤恰恰相反,她是一直向下,一直一直在坠落。
犹如从云端跌至凡尘,再坠落至十八层地狱。
这天,对阿凤来说:
还没有毒设相思局;
还没有协理宁国府;
还没有弄权铁槛寺;
还没有正言弹妒意;
还没魇魔法逢五鬼;
还没有效戏彩班衣;
还没有恃强羞说病;
还没有计赚苦尤娘;
还没有弄小巧借剑杀人;
还没有过生日时,丈夫贾琏给的不堪;
还没有贾母生日时,婆婆邢夫人给她的委屈;
还没有慢慢失去她所拥有的一切。
阿凤,阿凤,何以致此?何时致此?
终究是一步错,步步错。
佛语有云,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悲哉,哀哉,叹!叹!叹!
皇权、父权、男权的世界里,她究竟是强者?还是弱者?
如果,丈夫贾琏少些好色,夫妻会不会琴瑟和鸣,恩爱到老?
如果,她少些争强好胜,那小产的孩儿还在,有子依仗了,不必时时担心被休,害怕“无后为大”,那她还会一心置尤二姐于死地吗?
如果贾琏有她对他相同的感情,她会不会性情改变,多些和颜悦色,多些婉容?
走上黄泉路,面对阎王爷,她果真是丝毫无惧,一丝悔意也无吗?
设若她识字,设若她入宫,设若她从政,设若她经商,又将如何?
设若问她此生爱过谁,被谁爱过?
她是痛痛快快,毫不犹豫大笑着说出来?
还是会选择沉默?
此生机关算尽,她已累了!
她叫王熙凤。
名中有熙,熙熙攘攘之熙,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无非名与利。
贪名图利的一生,应了她的名字。
名中还有一个字,是凤,凤凰之凤。
或许,喝过孟婆汤后,她选择来世再不为人,也不为花、更不为木;
或许,她选择做只飞鸟,做只凤凰,自由飞翔,做百鸟之王。
凤凰浴血得重生,虽痛,但足矣!
王熙凤,别人多称她是琏二奶奶,或许叫她凤姐、凤哥、凤辣子。
可是,我总觉得在她心底最柔软处,可能是更愿意听人叫她一声阿凤。
如果要写《阿凤正传》,我想如果可以,我希望定格在这一天。
在故事的开始,那时,一切都好。
那天,尽欢至晚,回到荣府天早已黑了。
那天,对阿凤来说,想来夜梦也是沉酣香甜。
忘记了一件事,阿凤的这天,秦钟出场了,都说秦钟谐音是情种,注定是风月中人。可是,你也别忘了,他的字是鲸卿。钟与鲸的关系,真说起来也简单:龙生九子,第四子是蒲牢,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盘曲的龙形兽钮即是它的形象。这排行老四的龙子,却害怕庞大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凡钟欲令声大音”,必把蒲牢铸为兽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的形状。敲钟时,鲸鱼每每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这就是他的老父秦业五旬得子时,对孩子所有的美好的寄望。
偶尔,我们不妨轻轻叫一声自己的名字,而那名字,或许,就是你我此生的目标。
信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