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历代圣贤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无处不在应用,包括观人。
如梅花易数玩法里的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相法上同样认为人体各个部位都与五脏相关联,而五脏又有各自的属性。所谓“见微知著”,也是这么一个道理。而在观察一个人时,看到最直观的东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样貌。
虽然孔圣人曾经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但不可否认,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同样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可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命运。当然,这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和阅历。
而曾国藩所著的《冰鉴》里,同样有通过容貌来观察人的方法。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以貌取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冰鉴》上对容貌总论的开篇是: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
这里“容”和“貌”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容”指人的整个身体及其表现出来的情态,如胸腹、手足、腰背等均包括在内,还包括人的举止、情态,如行、坐、卧、食,以及言谈话语和喜怒哀乐等。“貌”则是指天庭至地阁之间的整个脸部,包括口鼻耳目及其动态与静态。面部是生命力旺盛与否、先天禀赋优良与否的显示器,体现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适应、吻合程度。正所谓“列百部之灵居,通五腑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容一身之得失者,面也。”
观人看相,姿容以七尺身躯为限度,面貌则要相对的来判断。按清代尺度,一尺约在32cm到35cm左右。这里的七尺应该是个约数,大概一米七以上就算。貌合两仪,所谓两仪,即阴阳、天地、雌雄、男女、尊卑、动静、有无等相对相斥又相辅相成的事物。用来论人,则是指天庭地阁,或者双眼,手足等。
胸腹手足,实接五行。
阴阳家和中国医家都认为,五脏对应五行,即肝木,心火,肺金,肾水,脾土。而五脏又与胸腹手足即躯体相通,具有它们的某些属性和特征。所以说“胸腹手足,实接五行”。
耳目口鼻,全通四气。
四气即四时之气,也是五脏之气。人的五官与五脏及四时相通,如目通肝,为肝之窍,属春;唇通脾,为脾之窍,属四季末;舌通心,为心之窍,属夏;鼻通肺,为肺之窍,属秋;耳通肾,为肾之窍,属冬。
相顾相称,则福生。
人是一个由身体各部位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整体,各部位应相顾相称,和谐生动。所以,三停平等而匀称,大小不亏。即该大的地方要大,该小的地方要小。胸腹手足互相般配,耳目口鼻相互照应,只有这样,才符合自然之理,既能表明身体健康,还能表明其相不凡。这样的人,福分才会厚实。
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
这里的背通悖,即反。即人体的各个部位看起来彼此不对称、协调,相貌显得纷纭不端、散乱不正,那么其命运就不值一说了。
观人容貌不等于看人颜值,而是看其浑身各个部位的协调性,也就是自然和谐。当然,好的颜值可能会带来更好的运气,如果专注颜值的话同样也是种付出,而且,只修外功而荒废内在的话,不会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