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布 犁 不 弃东篱记犁 苑 深 声
读书笔记||子思和他的《中庸》

读书笔记||子思和他的《中庸》

作者: 吉山比尔 | 来源:发表于2021-03-12 10:14 被阅读0次

《中庸》是一本书,它是传统五经《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在宋代的时候,被当时的儒家学者们特别的抽调出来,和《大学》、《论语》《孟子》合起来称作“四书”。从此之后,四书五经便影响了中国千年来的文化。

《中庸》是孙子的孙子子思的一篇著作,子思是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学生。子思出生时,正是中国的春秋时代的末期,战国七雄时代刚刚拉开序幕。他大约出生在公元前四百九十年代,比西方文化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出生早了八十多年。子思活着的时候,孔子还在世,亦是得到过孔子的亲自调教,但真正的学问,是从曾子那里得到的。所以,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子思为什么要作《中庸》,在孔子后人所作的《孔丛子》一书里有清晰的记载。说是在子思十六岁的时候,他到了宋国,以求在宋国得到施展自己的才能。宋国有一大夫叫乐朔,便要和他谈论学问之道。最后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欢而散。乐朔放不下芥蒂与不悦,便安排人去围攻子思。在此危急时刻,已经得到消息的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情,便亲自出马前去,营救了子思。

获救脱离险情时刻,子思很感慨地说了一句话:“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孔子)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文王当年被困在羑里,后来便作了《周易》;子思的爷爷孔子,当年困于陈、蔡,后来作出了《春秋》。我今日亦是被困与宋,和前两人何等相似的境况,他们都作了伟大的著述,难道我就没有什么著作吗?于是乎,子思便编著了《中庸》四十九篇。

由《孔丛子》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子思是为了解释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问之道的著作。所谓“《中庸》一书,其中言智、仁、勇,言费隐,言诚明、天道、人道。非深入圣人之奥,不能达于心口。子思之学,有渊源于中庸乎见之矣”。

可见,曾子继承了孔子学问心法,作了一篇《大学》;其后,子思作了一篇《中庸》。他们都是延续继承了孔子学问,一脉相承。

曾子的《大学》是从《易经·乾卦·文言》发挥而书写出来的。子思作《中庸》,是继曾子之后从《易经·坤卦·文言》及《周易·系传》所发挥而成就的著作。

所以儒家的《大学》与《中庸》皆是言有所本,学有渊源的。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子思和他的《中庸》

    《中庸》是一本书,它是传统五经《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在宋代的时候,被当时的儒家学者们特别的抽调出来,和《大学》、《...

  • 中庸,子思对爷爷的捍卫和颓废(二)

    三、子思的“中庸”观 子思的《中庸》如参加高考,肯定不及格。因为开篇所讲不是“中庸”,而是“中和”,典型的文不对...

  • 子思:《中庸》

    所谓"中庸","中"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静态的理念状态,持守中道,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喜怒...

  • 经典诵读(二十九)

    《三字经》(四)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注释: ①中庸:儒家经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②子思:...

  • 《三字经》16. 作中庸,子思笔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白话:创作《中庸》的是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

  • 《中庸》的主要内容

    1.3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

  • 【灯下夜读】李彦宏“君子而时中”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是子思在《中庸》里引述...

  • 11.4 中庸需要笨功夫

    一、《中庸》的由来 朱熹说:《中庸》的作者是子思 ——错!其实《中庸》作者已无从考证 二、道统的由来 朱熹为儒家建...

  • “中庸”

    “中庸”被推断源自《尚书》,而被孔子推崇致胜。宋学者将相传子思创作的《礼记》三十一篇抽出为《中庸》,此后《中庸》与...

  • 百日成长第五期《中庸》

    百日成长第五期《中庸》 7月26日 第一课 《中庸》作者子思承接的是孔子的思想,被称为是孔门心法。子思是孔子的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子思和他的《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oa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