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都不是不容易的一年,一场疫情,让许多鲜见的行为发生,却也同时在告诉我们,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要陷入群体里,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变成盲从者,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比如,2003年SAR期间的盐和板蓝根。
比如,疫情期间,国外抢的卫生纸,开始只有一小部分人相信,但如果不抢,卫生纸就会被别人抢走,作为一个生活必需品,人们是被动的去抢卫生纸,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人们并不是全都认为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只是在大环境之下,看见大家都在抢购,最终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她或他,可能有独立的思想,但免不了会被群体所干扰,但被精英操控,可能无法避免。
比如,3月西班牙成为欧洲疫区的重要分水岭,便是在妇女节当天集体上街游行。其实早就有收到提醒不要去人群聚集区,但当你身处在这一个庞大的游行队伍里,便无法思考,只能盲从跟进。
5月25日,美国一黑人男子被警察跪压7分钟致死。
由此事件导致了近日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这次示威活动已经蔓延至美国二十多个州。 抗议者高声呼喊着“I can't breathe”在街道上游行。
随着抗议者的愤怒情绪逐渐狂热化,示威活动已经演变成打砸抢烧的恐怖行径。昔日里一条条繁华街道,一家家高档商店,现在全都付之一炬,在熊熊大火中灰飞烟灭。
一群人聚在一起,智商等于零。所有这些群体效应,在这本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中,相信都能找到解答。
《乌合之众 群体心理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和永恒经典,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庞代表作 。勒庞从医,直到43岁才开始研究心理学,并且因为此他一直没有进入正统的心理学界,而是一个独立的心理学研究者,但即便如此,这本书却令他声名大噪,而他的研究也对弗洛伊德等一众大家产生了深渊影响。
《乌合之众》全书以 18 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通过深刻的观察、对比和研究,极为详尽地描述了群体——从野蛮人到民族的兴衰,从集群部落到革命暴动——的感情、道德观、想象力、信念以及其分类和特点,探讨了群体在种族或民族的兴衰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众多常见而令人称奇的社会现象及群体行为提供了很好的观察和理解视角。勒庞在书中对群体性格特征的预测已经得到了后世的印证,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依照勒庞《乌合之众》一书对群体心理的分析,“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再次回到疫情案例,韩国的疫情的开始,正是因为教会引发的群聚感染,从而成为其全国疫情持续蔓延的“催化剂”。教会群聚是另一集体行为的发生,而由此衍生的群众效应,也是我们从来都不敢想象的。
在韩国疫情刚开始时,采访受感染教徒时,对方反馈,教会告诉他们的是,不要害怕生病。据悉,第31号病例在确诊前曾至少两次拒绝转院,不愿接受新冠病毒的检测。“他们要我们别在乎世俗之事,比如工作、追求或是爱好,”“一切精力都要用来劝说他人皈依(proselytizing),哪怕生病了也不能停。”。
这是《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到的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勒庞提出了一种“宗教感情”,描述如下:
这种感情有着十分简单的特点,比如对想象中的某个高高在上者的崇拜,对生命赖以存在的某种力量的畏惧,盲目服从它的命令,没有能力对其信条展开讨论,传播这种信条的愿望,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这种感情所涉及的不管是一个看不见的上帝,一具木头或石头偶像,还是某个英雄或政治观念,只要它具有上述特点,它便总是有着宗教的本质。
同时还有关于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a. 群体的观念
给群体提供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它们都会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在这些形象化的观念之间,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相似性或连续性,它们可以相互取代......这解释了为什么能够看到最矛盾的观念在群体中同时流行......群体完全缺乏批判精神,因此也察觉不到这些矛盾。 让观念在群众的头脑里扎根需要很长时间,而根除它们所需要的时间也短不了多少。因此就观念而言,群体总是落后于博学之士和哲学家好几代人。 引自 1. 群体心理
上面来自韩国教会不要害怕生病,给了我们最直接的反馈。
b. 群体的理性
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 20本滔滔不绝的长篇论证——它们总是认真思考的产物——还不如几句能够对它试图说服的头脑有号召力的话。 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它们的判断,而绝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 引自 1. 群体心理
c. 群体的想象力
主导群体的不是逻辑思维,而是感性的形象思维,栩栩如生的形象或场景玩玩能给群体带来冲击,从而成为它们的行为动机。
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 如何影响群众的想象力呢?这里我们只需说明,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引自 1. 群体心理
一群人聚在一起,智商等于零。怪不得所有直销体系,都利用群聚效应,从众效应,进行洗脑式行销,听得人就不不觉的跟着一群人动作行为一致了。对于处于群体中的个人而言,他们往往都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只会跟着最简单的群体指令和口号,照着执行,细思密恐,却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完全戒断“从众”这种效应。
再回归到群体概念里,群体是什么?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不同于孤立的个人。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而造成这种乌合之众的原因是:群体给予发泄欲望的力量,责任感缺失;感情与行动的传染性;易于接受暗示。
无疑《乌合之众》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每一个希望更好的认识社会发展和解读大事件,以及个人和群体行为的我们,都值得深入去阅读。但与此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这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虽然许多理论到今天依然使用,然而,勒庞的年代,18世纪的法国,隔着世纪的时间空间的差异,理解起来还是有些晦涩难懂。
究其精髓,关于乌合之众,关于群体操控,关于非理性的盲目,还是有些细思密恐,好在这个年纪,已经接触了一些群体,也对群体和自我有了一定的认知,再结合书本,才能更加辩证的看待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