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925151/197c80ed9ac58acb.jpg)
家乡所在的小山村坐落在偏僻的山区,村庄四面环山,两条小溪成T字形交汇在村口,把村子分割成东西两片区域。
我家距离溪流交汇点大概只有20米,我只要爬下两米多高的平台,往前走几步就可以趴在大石头上看小溪里的鱼儿在水里嬉戏。溪水清澈见底,像一面平镜。趴在大石头上面就可以看清楚鱼群在白白的细沙和大小不一的石子堆之间游玩。
经过村庄位置的小溪水比较浅(大部分都是村里人一辈接一辈平整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半米深,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些地方形成水潭,水深能达到一米左右深度。我们喜欢在小溪里游泳,更喜欢在小溪里抓鱼。
我们平时有很多种抓鱼方式,但是大家最喜欢的两种抓鱼方式分别是“徒手抓鱼”和“脸盆端鱼”,因为这两种抓鱼方式就像游戏一样好玩。
徒手抓鱼,就是不使用任何工具,靠自己的双手去抓鱼。
夏日的午后,劳作回来的大人们都在家里休息,我们几个无所事事小盆友就会偷偷溜出家门,来到小溪戏水。大家一致决定,比赛徒手抓鱼。
我们来到下游,大家一字排开,一边用脚大力踩水,一边用力的拍着手掌,把鱼往上游赶,受到惊吓的鱼群拼命往上游逃命,有些鱼跑着跑着就往石头缝里钻。看着鱼儿钻进石头缝里,我们可开心了,快步跑过去,左手堵住石头缝的背后,右手从石头缝的前面慢慢伸进去,两只手指用力抓住小鱼,然后把它拉出来,顺手把鱼扔进挂在脖子上的鱼具里,一条小鱼就到手了。大家不停地追赶鱼群,从下游不停的往上游追赶,追到上游水比较深的地方就停下来,跑回起点继续抓鱼。如此反复追赶好几次,大家的鱼具都装了不少鱼。鱼被吓怕了,全躲进深水区;我们也跑累了,全身上下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大家就坐在岸边,一边戏水一边数着鱼获,小溪边充满了我们的笑声。
脸盆端鱼,顾名思义就是用家里的洗脸盆抓鱼端鱼。每当天气晴朗,溪水比较浅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
农忙过后,家里的稻谷晒完了,我们小孩变得无所事事,大家就想着去抓点鱼吃。钓鱼不是每个小孩都会的,大家一致决定用最简单的方法抓鱼——用脸盆。
说做就做,各自回家拿来脸盆、胶纸和绳子,胶纸蒙在脸盆上,然后用绳子绑住固定好,再用剪刀在正中间位置剪个拳头大小的洞,抓鱼的工具就完成了。
抓鱼工具做好了,就缺鱼饵了。大家分头跑向稻田和潮湿的菜地,去稻田边的同伴抓小青蛙,去菜地的小伙伴挖蚯蚓。忙活了一大会,鱼饵都弄回来了。大家一起用石头把鱼饵剁烂,然后均匀分给每个人。抓鱼工具有了,鱼饵也准备好了,大家一字排开,每个人相隔十米左右,准备开始抓鱼了。
首先,大家错开位置在小溪中间挖个跟自己脸盆大小合适的浅坑,然后在脸盆里面放上几个大点的石头(防止溪水流动把脸盆掀翻)和做好的鱼饵,最后把脸盆放进浅坑,脸盆周边再用石头固定一下,捕鱼陷阱算是完成了,就等着鱼自己跑进盆里了。
小伙伴们回到小溪边,然后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小溪里面的脸盆。脸盆里的鱼饵碎渣随着水流慢慢飘出来,吸引大群的小鱼。开始时拼命往白色胶纸上面钻,但是无论怎样冲锋就是进不去;突然有条小鱼刚好从中间的洞口进去了,其它小鱼慢慢跟着从洞口进去,越来越多的小鱼进到盆里大快朵颐。
我们看到进去差不多有十几二十条小鱼的时候,从岸边飞快的冲进溪水里,一把端起脸盆,两眼放光地看着盆里的小鱼,然后一口气跑回岸边。把岸上的水桶装上水,从脸盆里捞起比较大的小鱼放进水桶,比较小的倒回小溪里。如此反复捕抓几次,水桶已经有了很多小鱼。看着水桶活蹦乱跳的小鱼,我们乐开了花,都在想着晚上吃着香喷喷鱼肉的美事。
儿时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