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说荷花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06:39 被阅读0次
捭阖堂荷花

或许自小受祖母影响,对于寺庙等宗教场所并不反感。每回外出旅游,途径寺庙总会往里走走看看。看看那坐在莲花座上的各尊菩萨,看他们慈眉善目,佛光普照,普渡慈航。

至于佛教中的各尊菩萨为何一定要在莲花座上打坐,而不会找块毯子,或者坐在椅子上,有时还真不明白。那柔弱的莲花怎么容得下人的重量?

翻翻书,才知道这莲花在佛教与印度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这些宗教的神明传说故事中都会出现莲花来陪衬。例如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会走路,而且步步脚下生莲花。但我知道古代中国(大约在南北朝)的宫廷内步步金莲的典故似乎也与佛教有一定关系(在宫廷剧《甄嬛传》中选妃情节,也有这么一出),但那都是宫廷争宠的伎俩。

但小时候看过的《哪吒闹海》,剧中太乙真人利用莲藕莲花使哪吒死而复生。虽然太乙真人属于道教人物,可似乎这两个教派也都明白莲花(荷花)象征神圣和不灭。看来,始皇帝要找长生不老药找错了地方,常见的荷花莲藕就是长生不老药啊。

南北湖荷花

中国人栽培莲花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莲在古代的称呼更多,在「诗经」中将莲花称作水芙蓉、水芝、泽芝、水华、水环;东汉时,佛教东传中国,莲也被中国人视为吉祥花卉,不但广为栽种,而且还采食莲子、莲蓬、莲藕。所以我认为,古代的莲其实就是荷花,和现在的睡莲不沾边。称之为莲,应该取自于莲蓬,内有莲子之意。那多子的莲蓬,在古代可有着多子多福的祝福。至于将莲称作「荷」,则是古中国人称莲的绿茎为荷。后来,莲与荷两者混为一谈,才索性通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荷花,最早应该称作莲花。而现在的莲花应该是指睡莲吧,可睡莲哪有荷花好看啊。况且两者虽然是同属,但却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从古至今,关于写荷花的优秀诗文真是浩如烟海,荷花的雅称也是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大致有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荷花】

西湖的荷花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赞誉的对象,而且荷花仙子不就是古代四美之一的西施吗。如宋·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赏着荷花,喝着美酒,很是悠闲自得。当然还会想到宋·杨万里的两首诗《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里的小荷就是指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看着这小诗,脑海里就会有一副蜻蜓悠然立在荷花上的图画,恬静淡泊的乡村风景。《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西湖上的荷叶一望无际,碧绿无边,在晴空下的荷花也显得格外鲜艳。       

再看看那池塘里的荷花也别有一番风味,婀娜多姿,别具风情。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莲花】

    汉乐府《江南》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就写出了满池莲花,莲叶层层叠叠,非常茂盛的样子。还有众人耳熟能详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托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超凡脱俗,表明了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清正品格。

【芙蓉】

因长在水中,多称之为水芙蓉(长在岸上另有花卉称木芙蓉)。这一说法,比较早应该是“香草美人”屈原的《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缝制翠绿荷叶作为上衣,采集芙蓉花朵作为下衣)王逸注:“芙蓉,莲华也。“华”是通假字,通花。当我们感慨与一件美好的作品浑然天成,没有一点娇柔造作,自然就会想到李白 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南宋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图》,更是生动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气质。在红楼梦中,宝玉为晴雯写的悼念文,《女儿芙蓉诔》也是赞美了晴雯的清新脱俗,不入俗流。

【芙蕖】

芙蕖,这种称呼我们现在很少听到。三国诗人曹植《洛神赋》中写到:“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走进仔细看,洛神就象从碧水里生长的鲜艳的荷花)。清代的李渔的《闲情偶寄》专门写过《芙蕖》一文,写她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为中心,说明芙蕖是适合种植的,类似说明文,同时又托物语言志,赞美了芙蕖的奉献精神。“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说明了她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菡萏】(未开的花蕾)

南唐中主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这两句更是写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使人发愁。表达诗人无穷悲秋之感。上面的《芙蕖》中写到“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也就是等到花苞开花,荷花更是娇柔鲜嫩了的意思。

冰心的《荷叶母亲》中就有一句“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里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而睡莲的别称就少多了。我国睡莲的名称,最初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有同样的记载:“南海有睡莲,晓起朝日,夜低入水。”

睡莲花长在水中,朝开暮合,宁静而安详,雅致也不亚于荷花。看!一池碧水,微动涟漪,睡莲花好似一位纤尘不染的少女睡卧于碧水之上,神态纯真,因此,它别号“睡美人”。 徐志摩的那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这里的水莲花,视为睡莲,再贴切不过。

水浮莲

其实称作莲的还有很多,比如水浮莲(不是成为水患的水葫芦)也曾经充斥着农村的河道。它没有睡莲只能出没在公园小池,供文人骚客驻足赋诗。它就那个浅绿色的叶瓣,如同就是一个个野孩子,相互之间紧挨着在河道里随波逐流。和水葫芦一样,当初的引进为了解决牲口的青饲料。如今水葫芦还常见,可这水浮莲却杳无踪影,看来莲的家族本性就有点清高脱俗。

无论荷花,还是睡莲,到了冬天就成了凄美之地。睡莲那曾经在水面上碧绿杨波的圆叶会消失无踪,而荷花至少还留下一些茎干枯荷在小池中坚守,留得枯荷听雨声。但等夏季来临,还你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

2020.3.7晨起杂记

相关文章

  • 闲来说荷花

    或许自小受祖母影响,对于寺庙等宗教场所并不反感。每回外出旅游,途径寺庙总会往里走走看看。看看那坐在莲花座上的各尊菩...

  • 闲玩(画画荷花)

    欣赏你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

  • 《长相思》12

    远是山,近是山。朝捋青丝暮捋簪,何处觅时欢。 荷花深,荷花浅。月中桂影人未眠,帘动风不闲。

  • 网购小鱼

    荷花缸里种了荷花,确切来说,是种了荷叶,因为今年的荷花肯定是来不及开了。但是,叶子也蛮好看的。 叶子看得久了,突然...

  • 西湖雨

    山色空蒙微雨袭,雨打湖面涟漪起。 雨洗荷花别样美,层层荷叶玉珠莹。 闲亭漫步风雨桥,烟雨迷蒙仙境里。 荷花开后西湖...

  • 闲鱼我也来说几句

    闲鱼我几年前就下载了,那时候只知道是一个二手买卖的交易平台,里面龙蛇混杂,水深的很,所以没怎么重视。 后来,有一次...

  • 【七绝】 荷花百亩越剧风

    【七绝】 荷花百亩越剧风 文/林海荷花百亩静闲中,垂柳轻扬越剧风。黛玉来声谁唱曲?娇蝉独奏在怡红。 平水韵一东

  • 旧诗四

    罗衫轻舞月明轮, 荷花池旁思旧人。 怀抱琵琶闲拨弄, 夜半不闻唱诗声。

  • 七绝:心莲

    文/君诺 雨送荷花复水流,看来无计可消愁。 平生只会闲诗赋,除却心香不见秋。

  • 田园诗三首

    (清院春色) 又见清芬景色新,桃红梨白又逢春。 谁家东院留闲客,遥看黄莺枝上巡。 (荷花) 晚夏荷花入眼中,三分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来说荷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tg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