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同学最近在英语课的听写单词时,总悄悄的拿着单词纸在底下看。然后干脆就直接抄了。这样的行为当然是不允许的。教育了几番。这孩子还是没有意识到错误。于是我就想让家长和他谈谈。家校结合教育看看是否有效果。于是我就把事情的情况在微信里告诉了这孩子的妈妈。这位家长是因为忙于生意的家长,听到这个情况后,她就在微信里语音里说了她的想法和担心,看得出她是为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是着急的,并会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然而第二天早上我却收到这样的信息:老师对不起,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做题的。一看信息我就知道这应该是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发给我的。我感到非常遗憾,但更多感到的是有点悲哀,我大概猜测到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了。孩子怎么会对不起的是我呢?这位家长的教育切入点完全错误了。我非常惊讶。家长竟然会认为孩子不诚实做题目,对不起的竟然是老师!如果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结果,这一次将是失败的一次家校合作。
于是职业说教病又犯了!我告诉这位家长,这件事孩子并没有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的是自己!因为这样的行为是对他自己造成不好影响,这才是重点。只有让他意识到这样行为对自己不好,他才能从内心去着急,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角度也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做一个有承担的人!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所以,你的孩子没有对不起我,我的教育只是想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让他在成长的路上能养成一个诚信的品质。
现在很多家长积极教育孩子,重视教育,然而为什么家长反馈的确是徒劳无功?孩子为什么依然会出现不良好的行为现象呢?比如说像这样的不诚实答题情况。我想是教育切入点不准确的原因。教育主要是从小事上入手,从细节上入手。首先,家长要明确自己要培养一个怎样品质的孩子。当孩子在生活中出现犯错的现象,当孩子出现犯是非对错的事情上,家长有着正确的指导方向,才能正确的教育孩子。我曾听一位班主任说,有一次调座位时,A同学因为不喜欢新位置,而回家跟家长嚎啕诉哭,跟父母“哭诉”不喜欢新位置,家长劝说无解,孩子的哭诉不断加大码,妈妈没办法,直接拍了孩子哭的视频发给班主任。然后再语音跟班主任说,她的孩子这样哭法,麻烦老师还得重新给她调整座位。当听到这样的事例,我觉得非常遗憾,家长竟然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其实每一次孩子遇到难题,都是孩子学习的好机会,当孩子向家长“求助”,家长更要顺势利用好机会引导教育孩子如何解决自己的难题。像以上事例,孩子在学校遇到难题,他想到的解决方法是回家像妈妈哭诉,其实就是用哭把自己的难题推给父母,用哭的方式给父母施加压力,就是要告诉父母:我遇到问题了,你赶紧给我解决!但我们都知道,在一个人成长的路上,所有遇到的问题必须自己解决,谁也帮不了你。当孩子向父母求助时,就是父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了。我想,那位妈妈应该告诉他孩子,在学校 里发生的事情,先自己想想办法如何解决,再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方面,如:可以告诉班主任自己不喜欢新位置的想法,和班主任商量解决方法,说不定在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时,孩子会给出令我们惊喜的解答问题方法呢。这也培养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习惯。
在教育的路上,每位父母都要学着聪明起来,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也是学习的好机会。只有家长明确知道自己要培养孩子怎样的品质、人品,才能正确的切入教育。才能达到你想要培养孩子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