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宗教还是有保留的。《人类简史》的作者写道,无论你是信仰什么宗教,无论这个宗教是多么极端,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你大概率还是会把他送到医院。当然,你仍然免不了向你的主祈祷求助。孩子的治疗与康复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价值,信仰与祷告是你的情绪价值。这种情绪价值是非常特殊的,它似乎很虚幻,它可以只对一些人甚至只对你有意义。 我有时候不免想也许中国人太过实用主义,或者过得太过辛苦,现世已经让人分身乏力,所以难以对宗教有真正的兴趣。
在国家的层面上,对经济发展的“信仰”统一了所有或者大多数的宗教,以及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无论你是相信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佛教徒还是基督徒,你大致应该同意富足的社会与发展的经济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妙的。在个人层面上,对金钱的信仰是地球上七十亿人最大的共同点吧。它带来的交换价值是世界流通的基本要素。
看来,实用价值终究战胜了情绪价值。
但是,事实果然如此吗?
在终极意义上,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要幸福生活;我们赚钱是为了财务自由所以可以用所有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幸福与喜欢难道不是情绪价值吗? 所以,最终胜出的是情绪价值无疑了吧?
哈哈,写道这不禁莞尔。我们的好恶,爱与原谅,常常是我们的出发点与目的地。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情绪饱满,去创造现实/实用价值。
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