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初一)每日一题2020113~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9西汉与
- (四月初五)每日一题2020117~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24西汉不
- (四月初八)每日一题202012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28西汉司
- (三月十三)每日一题202095~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2西汉不同时
- (三月二十四)每日一题2020106~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3西汉
- (三月二十五)每日一题2020107~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4西汉
- (三月二十六)每日一题2020108~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
- (三月三十)每日一题2020112~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9汉承秦
- (四月初六)每日一题202011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26汉代外
- (四月初二)每日一题2020114~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20河南安
(2016年高考北京卷37题第1问,8分)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不能仅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8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68104/013a9dc068fccf6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68104/f6b77e22579f2b2d.jpg)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主解张设立各级学校”“培养……君子”“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公民教育”“完美的演说家”“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以忠告引导国家”等概括作答。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68104/2bdacf1c5282356d.jpg)
(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68104/677716cb033b8667.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