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明的匆匆过客,而今却愿作归人,成为美丽高明的一份子。
曾经,我十分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城市的繁华、富庶、文明是如此深深地吸引着我。可与城市短暂接触后,才发现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并没有让我快乐,我更愿意亲近青山、绿水、芳草、野花,更向往宁静、自然的生活。
金秋十月,暖阳高照,金风送爽,高明的山,高明的水,高明的人都在热情地召唤我们,我们安化作协梅城分会的同仁们分乘十辆小车,浩浩荡荡地行走在三十六铺古道,去叩问美丽的高明。
高明,用你的洁净无尘迎接我们。走在高明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无一处垃圾,无一处浮尘,就连乡村公路、山间小路也有专人勤清扫。一个地方的环境卫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古老的高明已把现代文明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老百姓不仅勤扫自家门前土,也扫公共区域尘。美丽乡村正以它多彩的风姿让人们对它刮目相看。
驿头铺是高明乡的明珠。今天我们有幸一睹驿头铺的风采。
“驿头”是“驿站”的意思。老辈人说:“三十六铺到长沙”,驿头铺就是其中一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险,九关十八锁重重封锁,古老的驿头铺如同养在深闺的淑女,很少有外人来撩起她神秘的面纱,贫穷如影随形,掠夺了人们的幸福,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党的富民政策颁布以来,驿头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驿头铺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利用自身优势,谱写美丽乡村的华章。
村委办公楼建起来了,各种规章制度用镜框镶嵌,整齐地悬挂在洁白的墙壁上。驿头铺的村干部不仅把规则挂在墙上,也刻在了他们的心里,带头守规则是驿头铺村脱贫致富的保证。
驿头村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一排书柜占据了办公室大部分的空间,农业书籍和经典名著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书本上留下了重重叠叠的指纹,很多人在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甘露。文房四宝的介绍用扇形的雕花壁挂装饰,古色古香,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村干部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正在阅读的书籍和笔墨纸砚。不难看出,他们的业余时间不是用来闲聊上网,打牌赌博,而是学习充电,充实自己。
据村上的干部说,他们多次到县市争取资金,了解政策,上级部门精准扶贫,村民干劲十足。
今日的驿头铺,铺板犹在,青石板路依然回响着路人的跫音,古老的青石敲出了时代的鼓点,服装厂办起来了,药材基地建起来了,还有大量的劳务输出。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过去低矮的木板房、颓圮的土坯房,除了一两座作为历史的见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时尚实用的小洋房,村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家旧貌换新颜,有的人家甚至建起了豪华大别墅,占地面积四五百平米,宽敞的地坪能摆十几桌酒席。我想,北上广深的人们该羨慕驿头铺的百姓吧: 他们的住房也太奢侈了吧,怎么着也得千把万吧。
驿头铺人居环境很好,依山傍水,花鲜草绿,树茂果香。灵山秀水涵养了淳朴的民风。邻里和睦,亲如一家,终日不闻争吵声,但闻笑语盈盈。
九十多岁的老人耳聪目明,腰板笔直,精神䦆铄,她们在宽敞的堂屋前饶有兴致地聊着前尘今事,脸上荡漾着春风般温暖的笑容。她们走过岁月雨润烟浓的漫漫长路,不是驿头铺最美的风景么?不是驿头铺变迁的活化石么?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要过有品位的生活。驿头铺地势迂回曲折,层峦耸翠,风景如画,村上依地势建起了两个健身广场,两个文化广场,劳动之余,人们去广场打篮球、跳广场舞、看书读报。世外桃源般的驿头铺是文明的摇篮,是养心的胜地。
穿花寻路,走过村民自建的七百八十多级健身台阶,登上旗山顶峰文华亭,天高云淡,秋意葱茏,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极目远眺,群山环绕,归水潺湲,我们的心亦如纯净的天空,洗净了粒粒尘埃。
停下匆匆的脚步,便能观赏到最美的风景。你想一睹美丽乡村的胜景吗?你想聆听一曲动听的乡情吗?
春天来了,我在高明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