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教师交流群亲子教育
童喜喜:家校共育的四大要点

童喜喜:家校共育的四大要点

作者: 童喜喜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21:47 被阅读46次

    家校共育的四大要点

    文/童喜喜

    孩子就像一株植物,按照生命的时节慢慢成长。根扎在家庭中,果结在教室里。家庭教育是土壤,学校教育是施肥浇水。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收获最美的教育之果。在日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家校共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

    在新教育实验中,家校共育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强调深度融合渗透在所有教育环节之中。

    家教和阅读并称为新教育实验工作的两大基石。家校共育,是教育教学的无形帮手、隐形的力量。在学校教育中,把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在各环节彼此沟通、彼此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本书第一章介绍的“家庭好书展”活动,完全可以作为家校共育的特色活动,在每学期的开始、期中、期末各开展1次。每个学期,孩子在成长,展出的书的种类和层次会有变化,家庭阅读品味也随之变化,间接地促进父母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关注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

    首先,这种深度的融合,需要制度的保障。学生父母应该派代表参与到学校里的各项工作中来。无论是学校里的课程设计,还是大大小小的各类活动;无论是智育,还是德育美育,都应该有父母的身影,和学校的老师共同商议共同制定相应的规则,随后,学校推行的所有工作,在父母的层面,就由这些父母代表或家校委员会的代表负责落实。

    其次,这种深度的融合,需要资源的保障。无论是人力、物力,甚至财力的资源,在父母自觉自愿的前提下,都可以深度融合,和学校并肩奋斗。

    第三,这种深度的融合,需要执行的保障。在执行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双方都互相坦诚相待,同时为对方具体的执行提供更多的支持。

    第二,强调多方共育,特别尊重儿童权利。

    在新教育实验中,家校合作共育中的“家庭”和“学校”,指的是学校教育和其他不同教育、不同相关代表的总称。在学校的专业教育工作者为一方,家庭中的父母为一方,学习中的儿童、未成年人为一方,家庭或者学校所在的社区为一方或者两方,还有社会上的公益机构、相关的组织等为一方,这些有利于教育的人员、机构、团体都是家校合作共育所欢迎的对象,这样的多方共育打开大门做教育,就能把教育做大,就能尽最大限度地融合汇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从而赢得更多的支持,就有了在最短的时间、最快超越自我的可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的是尊重儿童的权利。儿童作为受教育者,在传统的观念中,其实是没有什么权利的。但事实上,中国早在一九九零年就成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一九九二年成为该公约的批准国。儿童在教育之中的权利应该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之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尤其是在新教育实验的开展中,在家校共育的各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把儿童作为独立的一方来专程听取儿童的意见,从而让儿童尽早知道自己的权益,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懂得如何协调、如何与各方合作。

    第三,强调“智慧爱”,根据体系框架共同学习成长。

    在家校合作共育之中,我们特别强调“智慧爱”。“智慧爱”的“智慧”指的是科学、理性,“爱”指的是感性、情感。希腊拉丁语中哲学原来的本意就是爱智慧,而“智慧爱”将哲学的本意颠倒过来,其实也蕴含着以“智慧爱”作为一种教育中的爱的哲学,以此来推动在教育中对爱的特别的需要。

    在“智慧爱”这一概念的观照下,无论是对教师、儿童,还是对父母来说,都需要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并肩成长。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家校合作共育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完整的体系框架,而不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是简单地为了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更不是简单地为了应付某些检查而举办活动。在这样的坚持中,才会取得家校共育滴水穿石的效果。

    一旦做好了家校共育的工作,更大的意义上,我们会通过一所学校影响周边的社区,影响当地的社会,从而为教育营造出一个小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旦一所学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接下去学校就会持续而长久地造福当地,并且逐渐向社会辐射出强大的影响力。所以,家校合作共育工作,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打开校门做教育,从而把小教育做成大教育的突破式的教育成长。

    第四,强调地位平等,各方均应主动提供相关的各类支持。

    真正的家校合作共育,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建立在绝对的平等上。只有意识到相关的各方的平等,才有可能在决策的过程中真正充分地民主调研、公平讨论、公正决定。

    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意识上认识到平等;其次,要从制度上规范好平等;最后,要从执行中细心维护好平等。在推动的过程中,因为这样的平等制约,真正守住各自的边界,每方面都能提供自己拥有的一切。学校可以从教育专业上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父母则可以从人力上提供更多的支持,社区则可以从物力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儿童则可以从精力、智慧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多方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这个目标是育人,这个“育人”育的不仅仅是孩子,所有相关的人都会获得自我教育,自我超越,从而不断成长。

    儿童文学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 童喜喜著

    《十八年新生》

    童喜喜最新作品

    真实人生 传奇励志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副主席张明舟  独家推荐:“童喜喜和她的伙伴们对教育、对教师、对儿童的深切关爱和超人般的努力和实践,使我阅读期间数次哽咽甚至落泪……”

    京东网、当当网有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喜喜:家校共育的四大要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zgnxtx.html